古代帝王为何有些君王要杀掉有功之臣?
中国古代的开国皇帝一般都要杀功臣,其实不仅我们国家这样,外国也是如此,例如前苏联,也有一个“大清洗”,以至于在二战初期,连一个领兵打仗的元帅都找不到,可见,杀功臣已经成了一个模式。那么为什么会这样那?
首先解释第一种情况。本身皇帝有自私之心,残暴无道,好色忘义,任人唯亲,亲小人远贤臣,奸臣当道,蒙弊圣听。这种暴君如商纣王,秦始皇等均属此列。
皇帝是独裁者,既得利益不容侵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因用以为典,成了历史的通病。同患难易,共富贵难,江山坐稳,为了维护皇权,也为了后代能驾驭朝臣,诛杀功臣,成为特殊规律,也成了流行习俗。
安排身后事。这些和开国皇帝一起打江山的人,一般都会居功自傲。皇帝的命令有时候都敢不执行,包括皇太子在内的其他人是更加指挥不动他们的,这些当然不是皇帝愿意看到的。皇帝就会考虑万一他哪天突然驾崩了,继位的儿子又指挥不了这些功臣,就有可能会导致天下大乱。所以,为了江山社稷,好多皇帝都会在自己死之前,找个借口杀死身边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以让儿子能顺利继位。比如朱元璋打下江山后,最担心的就是身后事,他认为年仅十五岁的朱允炆是玩不过那些居功自傲的老功臣的,于是朱元璋出手进行了大清洗。
每一个打下江山开国皇帝,不一定都像成吉思汗、朱元璋那样军事天赋异禀,也不一定是用兵能将,治国能臣,但他们有个共同的特征,他们知人善用,手下的将领谋士都心甘情愿为其卖命。
就比如说刘邦,看上去平平庸庸,却有着强大的人格魅力,驭将,用人能力,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刘邦手下的人都是各个领域的顶尖人物像兵圣韩信,谋士张良,治国萧何。而刘邦不得不说他是伯乐界的高手。
韩信是连项羽也最终败北的兵之大家,英布、彭越等一个个都是在战场上历经风雨的枭雄,刘邦尚且忌惮三分,何况是自己的继任者呢?在江山面前,一切都可以让步,所以在自己尚在之时,扫除一切障碍,为后世之君铺路。所以说,这些有功之臣之所以会死,其实正是应了那么四个字,“功高震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