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学思维导图最有趣

 我来答
温屿17
2022-07-10 · TA获得超过1.2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82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5.8万
展开全部
乐趣是持之以恒学习的原动力,没有快乐学习是难以坚持的。

回顾我建立的思维导图群,过去的一年,群中坚持画导图的人很少,很多朋友因为时间关系,工作压力,画导图很少,很难坚持。我就借新年伊始的机会,分享一下我为何能够坚持每天画,有空就画,各种场合,工作中,会议中,生活中,处理家庭事务时,我为何都可以用到思维导图。

图片上的这位就是大家熟悉的人物——思维导图发明人托尼·布赞先生,但是对PPT上面的这句话了解的人可能并不多,很少有人去留意托尼·布赞先生的初心:一方面他自己的学习效率很低,同时经过大量观察和调查,他发现,在人们心中,从“学习”能联想到的词语和快乐都是毫无关系的,只和痛苦有关,所以更别提终生学习和日常学习了,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大家基本上就不学习了。

思维导图虽然是高效的学习工具,但是它并不能完全解决兴趣的问题,它也是需要我们去学习和努力才能习得的技能,面对这种技能,很多朋友也是学着学着就感觉,很枯燥,很无趣,或者觉得也就几根线条,很简单,没有意义。

所以面对思维导图这样高效的工具和绘制思维导图技能,我们也需要怀着很高的热情,才能在思维导图之路上走的更远。于我个人来说,现在我会手绘或者画软件版思维导图,也会刻意画一些含金量很高的文章,比如说王小平老师的文章或者书,袁文魁老师的一些书。这些书一开始不是很好读,但是只要开始阅读,并且持之以恒去读一读,找各种机会去读去用,就会感受到其中的价值,阅读体会也会越来越多,再学以致用,收获就更多了。

然后,我在这些不同学者和老师身上发现了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比如在消化《本领恐慌》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发现王小平在乐学章节提到了托尼·布赞先生。如果不仔细看这本书,大家就会觉得,《本领恐慌》是10多年前的书,是王小平20岁的时候写的,现在她都30多岁了,那这些内容还有价值吗?实际上,经典书籍是经得起时间考量的。王小平老师也画过思维导图,并且发给我看过,从她画的思维导图中我获得了很多启发,并且明白了,内容才是思维导图的核心。

这是我的一些学习探索和尝试。

面对厌学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像托尼·布赞先生一样,去发现问题,并且敢于去解决问题,这才是我们应该有的态度。而不是因此不敢尝试,不敢走出舒适区,永远都用陈旧的老旧的学习方法,去学习,去工作,总是保持着一成不变的生活,一成不变的学习方式,一成不变的学习圈子。

那么快乐到底从何而来的呢?实际上,我们只要仔细分析自己过去的历程,以及周围身边人的经历就会发现,真正的快乐,只可能来自于我们做成一件事的时候,只可能来自于我们不断前行,不断战胜自己的时候,而不是在我们退缩时,不是在我们不断逃避的过程中,逃避、退缩和恐惧带来的其实就是厌倦,就是停滞不前。所以我们需要多多运用德鲁克提到的回馈分析法,不断回想自己的经历,自己活了这么长时间,优势何在?比如家庭生活中,我擅长做菜吗?我是擅长主内还是主外,是更愿意扫地,做饭做菜还是带孩子,比如在家庭生活的修炼中,我就在不断的突破舒适区,从最开始喜欢上带孩子,到后来喜欢上做菜,以及收拾房间。回到学习思维导图上,我们也可以想想,是从手绘入手,还是从思维训练开始,还是从演讲训练开始?

学习也是如此。比如上面这张图片里面的俱乐部就是我所在的文魁大脑俱乐部,然后我把其中的人物和需求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对应上了。要获得成就感,我们首先要树立目标,那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就是我们的内在目标。

这个图表很有意思,一般我们在心理学中学到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5层次需求,但是经过我调查就发现,马斯洛在提出5层次需求理论15年之后又提出了第六层次需求,也就是自我超越需求。因为他发现,难道自我实现的需求达到了,就没有更高层次的需求了吗?一旦我们获得了自我潜能的开发,以及自己的理想实现了以后,我们就不再进一步去追求了吗?然后他提出了第6层次需求,也即Z理论,比自我实现更高级的需求就是自我超越的需求。

在上方这张图中,我将金钱与安全需求和生理需求对应上了,用钱我们可以解决温饱问题,买到房子,那么除了衣食住行,我们还可以把钱用在哪里呢?如果能够用在社会的公益事业中,或者用在自我提升培训中,投资一些科技创业公司,那么我们的钱就转化成了新的社会需求,并因此获得社会尊重,实现自我,甚至超越自我。

再高一点的需求就是社会需求。无论你是在工作中还是在家庭或者学校中,很重要的是发现你适合的圈子,也就是你的归属在哪里?比如说,很多人认为文魁大脑俱乐部就是很多人的家,学习的家园。它是一个新的小社会,小圈子,小氛围。可能你平时不可能不敢说的在这个圈子里就可以说。比如你在外提爱学习,别人会觉得你很傻很天真。但是在这,你提到学习,大家会赞赏和鼓励你。这就形成了一种非常积极良性的循环。所以说,社会需求非常重要,写作平台,还有其他一些学习圈子的意义也在于满足了一部分人的社会需求。

还有一部分人,他们很优秀,他们在文魁大脑俱乐部中一直都是领头羊。他们在达成很多目标之后,又寻求超越自己,那么就会向着马斯洛的第五层次需求努力。他们会面对全国和全球的观众,挑战全国和全球性的难题,面对各种新的挑战,才能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甚至超越自我。比如水哥,敢于挑战自己,通过不断增加难度来走出舒适圈,面对小度水哥是失败了,但是他在勇气上超越了自己,至少对他自己来说,虽败犹荣。

这幅图是我提炼的王小平老师的文章《皮克斯6分钟小动画“讲述”成长的真谛》里面的关键点。这篇文章主要讲无为而教,讲少死记硬背,多吸纳精魂。文章的主角是一只鹬,鹬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从懵懂无知到好奇探索,模仿高手,战胜恐惧,成长成功等阶段。这部电影由迪斯尼公司拍摄,6分钟的短片耗时三年制作。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王小平老师发布的这篇文章。

图中左侧是鹬的眼睛成长变化:好奇、怀疑、惊恐、模仿、发现等,右边是鹬的心态成长变化:依赖、逃避、恐惧、学习、成就、快乐等。在学习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我也经历了这些情感。最开始依赖绘画基础和看过的书,感觉有些困难也会恐惧和逃避,也会怀疑学习新方法到底有何意义?用旧的方法很熟练,新方法一开始用起来也不适应,即便如此,我还是会想方设法去学,突破自己的局限,从中我也就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喜悦。

这张PPT是我绘制的学习的微观历程。在这个历程中,信息首先被感官接收,然后进入大脑的边缘系统,形成大脑回路,最后表现在行为和语言上。这里我主要谈大脑的快乐机制。

接下来我们来看上方这张图。这张图中的两个关键词是:志趣。志趣对于学习至关重要,刚才我们讲过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其实我也是在用马斯洛的分析为自己树立一个志向。自己要不断从低级追求走向更高级的追求,不断努力发展。刚才我们还谈到了大脑中的趣味机制,火了很久的罗辑思维的口号也是“有种有趣有料”,如果还是传统的学习方式,只是看书,而不运用电影,听讲座,或者视频互动的方式。如果我们无法通过互联网的新技术和新途径,提升趣味度,学习效率自然就很低;我们也许会利用互联网学习,但是如果没能充分的利用互联网,充分掌握制造乐趣的原理,并且不重视制造乐趣,还反感一些很有乐趣的学习方式,比如说看电影,听演讲,画图,动手操作等多感官的学习,可以说,学习就真的索然无味了,那么,我们也很难达到目标。

要获得学习的乐趣,其实有很多方法,我在这张图的最下方列了一些常见方法。比如:

我现在画思维导图的主要乐趣就在于学习更多王小平书中的思想,在生活实战中融会贯通,用理论指导训练,工作,人生规划等各方面,虽然她的书并不好读,但是这几年在读她的书过程中,我发现,短期内,读她的书也许没有什么实质性收获,从七年这个更大的时间范围来看,我就明显感觉到,很多原来没看到的地方,我现在能够留意到了,这就是坚持的作用,也是运用多种学习方法的作用。

为什么我能够现在每天坚持画思维导图,并且我发现很多人其实都可以坚持每天画,有的学生都坚持画思维导图一年多了,这说明他们的学习方式还是很有意思的,不然学习很难真心实意持久。想必大家也看到PPT上面的关键词——全脑学习。传统的笔记都是线形笔记,它只调动了我们的左半边大脑,逻辑脑,常见的就是非常努力的死记每一个词,好像学习的很全面,但这就抑制了我们的形象思维,因为形象思维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启发性,其实我们需要记住的只是关键点,然后在实际应用中体会其中奥妙。

形象思维具有什么特点呢?你从这张图的中心图可以看出,这张图非常形象,中心图是色彩丰富的大脑,周围的线条也是彩色的,还是发散型,潜意识中就让我们感到思维需要发散。逻辑思维强的朋友更注意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发散思维要求我们从多个角度看待一个问题,不仅深入,而且全面。因此,形象思维可以为我们打开不只新的一扇窗,这样在解决生活、学习、工作中的问题时就能够想到多种方案,就更能够组合多种方案,形成最佳方案。

我一开始学习思维导图主要是通过和一位思维导图老师经常交流的方式,每次和老师交流的过程就像做一次头脑风暴,我也会把我看到的书,听过的话,通过交流输出,这也是间接地训练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核心之一就是思维,所以在演讲、写作、辩论中我也会刻意训练思维。在写作之前我会通过思维导图消化很多书中的内容和思想,这样有备而来,写作就成了正式的练兵场,有目的的训练得到的锻炼也会大不一样。

因此,在学习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一旦发现自己有些疲惫和懈怠,就一定要学习新的技能,尤其是加强琴棋书画方面的熏陶。当学了新技能再来看原来的技能,就会更容易恍然大悟之前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观察身边,不难发现,很多优秀的学习者也是采取这种模式,比如平台上的铃铛子,她虽然是主打简笔画,可她其实也画过思维导图、POP、条漫、缠绕、彩铅、圆珠笔、sai软件等,还在学习书法、授课、写作、主持等技能,然后她写的文章,在很多方面讲究就比一般人多很多,受欢迎程度也高很多。所以学习思维导图一定要一专多能,学好一门技术后,发展与其密切相关的其他技能,然后,叠加这些技能,就能够产生千变万化的玩法。

现在来看这张图,我们刚才讲过:全脑学习模式能够带来乐趣。还有一种模式不仅是全脑模式,且更胜全脑模式,那就是科艺和合模式。“科艺和合”概念除了王小平提出过,天才达芬奇也提出过,在达芬奇论述如何成为全能型人物时,他说了四项原则:

这四条原则和“科艺和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具体来说,科艺和合的方法到底是什么呢?达芬奇做了如下阐述:

接下来这张图中的人物也是科艺和合的杰出人物,他就是托尼·布赞先生。可以说他不仅是思维导图的发明人,思维导图艺术的奠基人,还是一位对记忆和思维进行了深入研究的学者。很多朋友都买了他写的《思维导图》这本书,很多人也会发问他为何要把这么简单的思维导图讲的如此复杂,讲大脑、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又有何意义?其实这正是托尼·布赞先生的高明之处,可以说,没有这样高屋建瓴的设计,也就没有思维导图如此红火的现在。因为思维导图正是艺术化的科学思考工具!更是科艺和合的代表符号,伟大的工具必然会不断引领时代,影响更为深远。

一旦我们用科学家的眼光去看待思维导图,认识它如何对人的思维、心灵、大脑产生本质影响,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原理,去发现其他一些同样可以产生如此作用的工具和方法,这样我们就做到了万变不离其宗。顺应规律办事就会容易很多,也更容易水到渠成。

上面这张图中我就呈现了一个利用科艺和合教学的案例,从授课的角度看思维导图,网易云平台上面最火的思维导图课程浏览量达17万多人,而热门度排第二的课程也才3万多人,接着就是9000多人观看的课程了。进一步了解,原来这样的神奇业绩并非高不可攀,后面的门道之一就是这门课程策划的很到位。详述如下: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已经习惯了碎片化阅读,深度和长篇大论的文章只对少部分读者有价值,大众更喜欢看直观,实用性强,短期内见效,不用动脑的文章,那么相应的课程设计就要符合图文并茂,紧随热点,可操作性强,信息量适度等要求。

这张PPT上展示了四款常用漫画制作软件,前三款软件都是在手机上使用,最后一款是在电脑上使用。触漫软件里面模板精美,不过大多数还是需要付费;元气弹软件主要是给照片插入漫画表情;锋绘动漫软件主打手指绘画,不用任何其它工具,想什么时候画就什么时候画;全民漫画家软件上手没前三种快,不过制作完第一份作品,开了一个好头,后面就容易很多了,我们可以在之前的模板上面尽情发挥。

上面这张图就是我用触漫软件制作的,放在课程宣传中,在朋友圈很受欢迎。

最后送出彩蛋,上面这四本书就是科艺和合型作品的代表,建议仔细阅读这几本,不放过书中的蛛丝马迹,那么你的思维导图内功,未来观,战略思维,学习方略等素养将会大不一样!

最后,我们来看看怎样学思维导图最有趣?是随便画画呢?还是认真设计各种玩法,然后让更多人因此爱上思维导图更有趣?想必你的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谢谢!

实际上,这篇文章来自于我的新年思维导图讲座,课后大家提出了下面两个问题:

1、学习导图,是应该先看书,还是应该先自己画?

答:边看边画托尼布赞的《思维导图》吧。还要多和学友交流,多对照书中的标准导图作品,多体会。

2、想要提升导图的艺术感,应该怎么做?

答:多看经典电影,就是对心灵的熏陶。画不出没事,借用软件的力量,也能制造一定艺术感。导图没必要人人都艺术,可以在其他领域艺术点,比如画简笔漫画故事。艺术的提升也是如此,多看艺术家之路,从点滴兴趣开始,树立远大目标,一步步来。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