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什么时候种?
俗话说三月三,种葫芦。一般葫芦是3月下旬-4月上旬种植的。
葫芦的生长适和温度为:15℃-28℃。开花期为:6-7月
培育方式:首先选肥沃壤土,再用育苗盆或在温室地面进行育苗。育苗播种选择籽粒饱满的种子。用70℃热水烫种并迅速搅动,水温降至30℃时浸种12小时,然后在28℃—30℃条件下催芽。3-4日即可发芽。芽长0.5-1cm时,把它种在育苗盆里,土壤使用育苗培养土。
播种方法:种子平放,盖上1cm的土,然后浇水,一直到发芽为止用报纸盖上,以免水份蒸发掉,放在不能淋雨的半阴外。保持土表湿度,十余天即出苗。选晴朗无风天播种,苗床先浇底水。移植培育:培育30—40天后,幼苗长出4片真叶,这时就可移栽露地定植。
同时选取肥沃,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施足基肥,适当深翻,株行距50公分左右栽一株,浇足水,成活后及时施肥,每月1-2次,同时要及时搭建棚架,以利攀爬。嫩果表皮有粘毛,遇到触摸即停止生长,可利用这一特点生产出整齐一致的葫芦。
扩展资料:
主要变种
瓠子(变种)扁蒲
与葫芦(原变种)不同之处在于:子房圆柱状;果实粗细匀称而呈圆柱状,直或稍弓曲,长可达60-80厘米,绿白色,果肉白色。全国各地有栽培,长江流域一带广泛栽培。果实嫩时柔软多汁,可作蔬菜。
小葫芦(变种)
与葫芦(原变种)的区别在于:植株结实较多,果实形状虽似葫芦,但较小,长仅约10厘米。我国多栽培。
本变种果实药用,成熟后外壳木质化,可作儿童玩具。种子油可制肥皂。
瓠瓜(变种)
本变种与葫芦(原变种)的主要区别在于:瓠果扁球形,直径约30厘米。各地栽培。
本变种的果实可制作水瓢和容器;古代和近代许多少数民族也供作乐器,为“八音”的一种,西南少数民族用作葫芦笙或葫芦丝,音调优美。
一年生攀援草本;茎、枝具沟纹,被粘质长柔毛,老后渐脱落,变近无毛。
叶柄纤细,长16-20厘米,有和茎枝一样的毛被,顶端有2腺体;叶片卵状心形或肾状卵形,长、宽均10-35厘米,不分裂或3-5裂,具5-7掌状脉,先端锐尖,边缘有不规则的齿,基部心形,弯缺开张,半圆形或近圆形,深1-3厘米,宽2-6厘米,两面均被微柔毛,叶背及脉上较密。卷须纤细,初时有微柔毛,后渐脱落,变光滑无毛,上部分2歧。雌雄同株,雌、雄花均单生。
雄花:花梗细,比叶柄稍长,花梗、花萼、花冠均被微柔毛;花萼筒漏斗状,长约2厘米,裂片披针形,长5毫米;花冠黄色,裂片皱波状,长3-4厘米,宽2-3厘米,先端微缺而顶端有小尖头,5脉;雄蕊3,花丝长3-4毫米,花药长8-10毫米,长圆形,药室折曲。
雌花花梗比叶柄稍短或近等长;花萼和花冠似雄花;花萼筒长2-3毫米;子房中间缢细,密生粘质长柔毛,花柱粗短,柱头3,膨大,2裂。
果实初为绿色,后变白色至带黄色,由于长期栽培,果形变异很大,因不同品种或变种而异,有的呈哑铃状,中间缢细,下部和上部膨大,上部大于下部,长数十厘米,有的仅长10厘米(小葫芦),有的呈扁球形、棒状或构状,成熟后果皮变木质。种子白色,倒卵形或三角形,顶端截形或2齿裂,稀圆,长约20毫米。花期夏季,果期秋季。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