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聚·食滞痰阻证简介

 我来答
游医明达
2022-10-25 · TA获得超过260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93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3.5万
展开全部

目录

  • 1 拼音
  • 2 英文参考
  • 3 定义
  • 4 积聚·食滞痰阻证的症状
  • 5 证候分析
  • 6 积聚·食滞痰阻证的治疗
    • 6.1 治法
    • 6.2 方药治疗
    • 6.3 饮食疗法
      • 6.3.1 推荐食材
      • 6.3.2 推荐食疗方
  • 7 关于积聚
  • 8 参考资料
  • 附:
    • 1 治疗积聚·食滞痰阻证的穴位
    • 2 治疗积聚·食滞痰阻证的方剂
    • 3 治疗积聚·食滞痰阻证的中成药
    • 4 积聚·食滞痰阻证相关药物

1 拼音

jī jù ·shí zhì tán zǔ zhèng

2 英文参考

amas *** ent and accumulation with syndrome of food stagnation and phlegm blockad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定义

积聚·食滞痰阻证(amas *** ent and accumulation with syndrome of food stagnation and phlegm blockade[1])是指饮食停滞,痰湿壅阻,以腹胀或痛,时有条索状物聚起,按则胀痛加剧,便秘纳呆,脘闷不舒,苔腻,脉弦滑等为常见症的积聚证候[2]。

4 积聚·食滞痰阻证的症状

积聚·食滞痰阻证患者腹胀或痛,拒按,便秘,纳呆,脘闷不舒,时有如条状物聚起在腹部,重按则胀痛更甚,舌苔腻,脉弦滑[3][4]。

5 证候分析

虫积、食滞、痰浊交阻,气聚成结:食滞肠道,脾运失司,湿痰内生,痰食互阻,气机不畅,故见胀痛,便秘,纳呆。痰食阻滞,气聚不散,故腹部有条状物出现。苔腻,脉弦滑均为湿痰和气滞之征象。[3][4]

6 积聚·食滞痰阻证的治疗

6.1 治法

积聚·食滞痰阻证治宜导滞通便,理气化痰[3]。

积聚·食滞痰阻证治宜理气化痰,导滞通腑[4]。

6.2 方药治疗

积聚·食滞痰阻证可以六磨汤[备注]六磨汤(《证治准绳》):沉香、木香、槟榔、乌药、枳实、大黄为主方进行治疗。方中大黄、枳实、槟榔化滞通便;沉香、木香、乌药理气祛湿。食痰下达,气机通畅,则瘕聚自散。如痰湿盛者,可加陈皮、半夏、茯苓以增强化痰和中之力。[3]

若痰湿较重,兼有食滞,腑气虽通,苔腻不化者,可用平胃散[备注]平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苍术、厚朴、橘皮、甘草、生姜、大枣加山楂、六曲等以健脾消导,燥湿化痰。[3]

聚证虽实证多见,但反复发作,脾气损伤,可常服香砂六君子汤[备注]香砂六君子汤(《时方歌括》):木香、砂仁、陈皮、半夏、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和中,以扶正气。[3]

6.3 饮食疗法

6.3.1 推荐食材

积聚·食滞痰阻证患者建议食用莱菔子、木香、橘皮、山楂、苍术、炒麦芽、槟榔等[4]。

6.3.2 推荐食疗方

[4]

1.山楂茶(《中医经典食疗大全》):生山楂、炒山楂各6g,炒陈皮9g,红茶3g。上药放入热水瓶中,冲人沸水大半瓶,塞紧塞子十几分钟,代茶频饮。

2.槟榔陈皮茶(《肘后备急方》):槟榔1枚,橘皮9g。先将槟榔煨熟,橘皮用蜂蜜渍过。再将两味干燥后,研为细末,同置于锅中,加水150mL,煎煮至75mL,滤渣取汁备用。每日1剂,顿饮,不可连服。

3.莱菔子粥(《寿世青编》):莱菔子末15g,粳米100g。将莱菔子末与粳米同煮成粥,早晚温热食用。

7 关于积聚

积聚(abdominal mass[5]、amas *** ent and accumulation[1])为病名[6]。是指以腹内结块,或痛或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5]。见《黄帝内经灵枢·五变》。

积聚为积病与聚病的合称[6]。腹内结块,固定不移,并伴胀痛或刺痛为特征者称为积[5]。腹中气聚,攻窜胀痛,时作时止为特征者称为聚[5]。积和聚有不同的病情和病机:积是有形,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乃为脏病;聚是无形,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属气分,乃为腑病[3]。

积为脏病,脏有五,聚为腑病,腑有六,故又有五积六聚之名[6]。

积和聚在病情和病机上虽有不同,但二者病因相同,病机相关,故并而讨论[3]。

积聚与症瘕痃癖等证相类似[6]。

《医学入门》等书有以积聚为男子病,症瘕为女子病者[6]。又有从部位区分者[6]。

在现代医学中,凡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脾肿大、腹盆腔肿瘤、增生型肠结核等,多属“积”之范畴;胃肠功能紊乱、不完全性肠梗阻等原因所致的包块,则与“聚”关系密切[4]。

积聚现常分为聚证(肝气郁结证、食滞痰阻证)、积证(气滞血阻积证、气结血瘀积证、瘀血内结积证、正虚瘀结积证)进行辨治,详见积聚条。

8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