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最早的春联

 我来答
甘李柚
2023-02-21 · TA获得超过859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8894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134万
展开全部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作者是孟昶。

过年贴春联,平淡无奇。但春联的历史其实并不如想像的那么久远。

一千多年前的五代十国时期,公元九六四年春节,后蜀后主孟昶,于桃符上自拟“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两句,悬挂于寝门之上。这是有记载最早的春联。从字面看,吉祥如意,应时应景。

释义:新的一年承接着先祖的遗泽,美好的节日昭示着春意常在。

孟昶这位十五岁登基的少年天子,此时已做了三十多年太平皇帝,享尽人间荣华富贵。因这副对联在文化史上留下宝贵一笔,却也不幸成为预言自家悲剧命运的“乌鸦嘴”,实是始料未及。

话说此时中原地区,已是宋太祖赵匡胤坐了龙床,雄心勃勃要统一全国。春联贴出去的第二年正月,北宋大将王全斌攻灭后蜀。为治理新征服的土地,宋太祖派参知政事(副宰相)吕馀庆前往成都主政。而孟昶降宋不久,就迎来宋太祖生日“长春节”。

于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便匪夷所思地应验了。孟昶投降后,被送至汴京开封,七天后神秘暴卒。一年前的春联,顿时犹如一副黑色幽默的挽联,也成为此后谶纬学的典型教材。

然发生在蜀地的预言不止这一宗。

早在二六三年,同为末代皇帝的蜀汉后主刘禅改元“炎兴”。按五行之说,汉属火德,“炎兴”本意是祈愿蜀汉中兴。但仅四个月后,魏国权臣司马炎派兵灭蜀。两年后,司马炎代魏自立,建立晋朝。“炎兴”二字神奇而又另类地精确预言。

灭亡别国的北宋,后来也遭遇天理循环。一一二六年,北宋末代皇帝宋钦宗即位,年号“靖康”。仔细看,二字可拆解为“十二月立康”,果然靖康二年金兵灭北宋,俘虏徽、钦二帝,当年十二月康王赵构被拥立称帝,是为宋高宗,开启南宋。

北宋原本每年春节实行放假七天的“黄金周”,但高宗战乱中即位,自然是过不好年,后连续十多年动荡频仍。直到宋金议和后的一一四二年,战火基本平息,高宗才宣布春节放假五天。


百度网友bf67a3
2023-02-20 · TA获得超过19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192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7.9万
展开全部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最早的春联简介:

“新年纳余庆大,嘉节号长春”体现了讲究对仗的特点,以及不仅抑扬顿挫,而且和谐动听。

这是我国古代的第一副春联,由后蜀主孟昶亲撰的。上联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下联的大意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

从字面上看,“新年”和“嘉节”都是偏正关系的合成词,意同:新的年节,美好的节日。“纳”是动词,“享受”之意;“号( hào)”在这里作名词解更为合适,意思是:这个佳节的名称叫春节;春节一到,春意便常在了。“余庆”对“长春”,前者是庆贺有余钱、有余粮等等;后者则是“享受先代为后代遗留下来的福泽”。

历史: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

这种习俗持续了1000多年,到了五代时期,人们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夕,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964),学士辛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联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人们才使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清代,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占对视为雅事。书家们乐于以此酬应赠答,文人也喜欢将此雅悬斋壁,撰写楹联蔚然成风。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楹联的风俗。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