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过年风俗习惯

急!这是作业... 急!这是作业 展开
 我来答
江户千紫
2010-02-20 · TA获得超过194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2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31万
展开全部
1."年廿八,洗邋遢",这是广东话。意思是年廿八这天把家里里里外外打扫干净。把这年不好的东西全部扫除掉,来迎接新年的来临。

2.过年前开油锅,蒸年糕。开油锅炸角仔,蛋散,煎堆等;而年糕一般是蒸萝卜糕,马碲糕等。
春节阴历正月初一,是东亚农历的新年,作为中国、日本、韩国、蒙古、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泰国、新加坡等地的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的诸种习俗广泛保留于东亚各国,一般最流行的说法为过年。
习俗
过年要挂的红灯笼
放大
过年要挂的红灯笼

* 腊八:农历腊月初八,是汉族传统的节日,作为“年禧”即将到来的信号。作为传统,这一天要喝腊八粥,制作腊八蒜。参见腊八节

* 祭灶,就是小年送灶王爷上天

* 扫尘,

* 贴春联,贴年画,

* 请神,拜神,送神,

* 烧香,燃烛,

* 挂灯笼,灯笼里点蜡烛,烛焰蹿动,真好看.要是放一个电灯泡,可就逊色多了.

* 拜祖先,

* 敲锣打鼓,

* 年夜饭,守岁,

* 放鞭炮,

* 拜年,

* 压岁钱,

* 踩高跷,舞龙灯,

* 阖家团聚。出门在外学习工作的人要回家与父母团聚,一起过年。

* 尽管大陆春节法定假日是三天,但很多地方(特别是非国有单位)要到正月初八才正式上班。

[编辑]

台湾 福建

初一早,初二巧,初三困到饱,初四神落地,初五隔开。(闽南语发音)

* 初一:穿新衣,祭祖,到庙里拜佛祈求一年好运。
* 初二:回娘家。出嫁的女儿在这一天回娘家与家人团员,又称初二回娘家
* 初三:老鼠娶亲。从除夕到大年初二连续几天下来的疲累,到初三正是好好休息的时候,古人也说是爱护动物,不要打扰老鼠娶亲的好事,故说初三困到饱
* 初四:神落地。诸神回到人间,家家户户准备祭品,祈求神明保佑。
* 初五:隔开。新春结束,商店开张,祭拜财神。

3.年三十晚(无年三十就在年廿九)吃团年饭,一年到头一家人齐齐整整团聚。年初二吃开年饭。

4.行花街,每年春节按历代习俗,都会举办一年一度的年宵花市。年宵花市一般在春节前十天左右开始,到年三十晚十二点结束,除夕夜是年宵花市的高潮,越接近年初一人气就越旺。花市摆卖鲜花,年桔,工艺品等。春节佛山家家户户都会插上鲜花来过节,桃花是必不可少的迎春花,祈求来年鸿运当头,走个桃花运的意思。金桔象征“大吉大利”。与金桔同类的四季桔、金蛋果、朱砂桔等,同样能起到这个作用,所以一般家庭只选购其中一种。与其相类似的还有代代果,寓意代代繁昌。还有水仙花也是佛山人过年的摆设之一。

5. 拜年。无论带了多少礼物,但不能是奇数。拜年者进了亲友的门,应该看不同对象说不同的祝语。对老人说“新春如意”“寿比南山”;对有工作的人则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如果是做生意的人,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了;如果是正在读书的小孩,他们最希望的莫过于新年学习进步、成绩突出。临走,主人便会从来者的礼物中留下两个大桔,然后取出自家大桔交换,意在互赠吉祥。

回娘家,正月初二,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表示姑娘对娘家的思念。

6.派利事(红包或压岁钱)给未成年的晚辈,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利事主要意义在于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因此,在分派利事的长辈面前打开利事,是不礼貌的做法。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

7.正月十六行通齐,佛山有句俗语“行通济,无蔽翳” 。当天买行运风车和生菜走通济桥,祈求吉利好运和生财(生菜的谐音)。祭灶 扫年 年市 贴春连 年画 接财神 年夜饭 压岁钱 守岁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4955638.html?si=1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c1234569872
2010-02-22
知道答主
回答量: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春节对于满族和汉族来说是一个共同的节日,满族人也将春节称为“过年”。生活在兰州地区的满族大约有3万多人,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春节习俗。
“腊八粥”和“领牲”:满族人亦过昔八节(农历腊月初八)。相传,早年有卜满族族长,以势欺人,常年挨家挨户仑流要吃要喝,满族百姓敢怒不敢言。昔月初八这天,一个叫乌津拉的农民想出了个好注意,用糯米、红糖和几十种干果煮成一种粥,请族长去吃,族长一看就生气了:“这是什么东西啊,黏糊糊的!”乌津拉便告诉族长这叫“腊八粥”,族长听了这个很不顺耳的粥名后,气乎乎地走了,此后也不再挨家要吃要喝了。满族后人为纪念乌津拉,每年腊月初八这天都要煮“腊八粥”喝。过去,满族人腊八节不但自制“腊八粥”,而且要互送“腊八粥”,以加强亲戚和邻里间的团结。
腊月十五后,满族人要任选一天杀年猪,祭祀祖先、恩公和本支祖宗。年猪不得有白毛,猪捆好后抬到祖宗供位前,杀前将酒浇进猪耳朵,如果耳朵动为“领牲”了,如不动,需祷告,直到动了方可杀死。杀死后,先要将猪剁成八块,摆在祖先牌位前,烧达子香,全家磕头。礼毕,才可以吃肉。吃第一顿肉时,全家人要围着锅坐,不用桌子。
祭祖先与吃年饭:腊月二十九,满族人家家都要贴窗花、挂笺、对联和大“福”字。过去满族人在贴挂笺上很有讲究,本家是什么色旗人就贴什么色挂什么笺,祖先原是从长白山几道沟里来的就在祖宗板顶上贴几张挂笺。腊月三十这天,家家都要竖起一根五六米高的“索罗杆子”(也称神杆),杆顶上挂方形的锡升,升里盛着猪的五脏供乌鸦、喜鹊去吃。相传此杆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挖人参时用的索拨棍。又传当年明将李成梁害努尔哈赤,努尔哈赤蒙李夫人相救,骑马逃跑,途中马失前蹄摔到崖下,一群乌鸦、喜鹊落在他身上将他护住,追兵以为他已经摔死,便掉头走了。努尔哈赤脱险逃入山中,以挖参所得置办兵器、粮草,起兵统一了东北。后人为纪念乌鸦、喜鹊的救祖之恩,在春节竖起“索罗杆”。
除夕,满族人都要祭祖。祭祖首先要在家中正厅祖宗板前供自制米酒13盏,自制奶油点心13碟,板上贴新挂签(满文)。在院内东南角“索罗杆”前,也供着同室内相同的供品。接着,由家中长辈主祭,带领全家叩拜。之后向祖先敬奉供品,包括供饭、供菜、供酒和干鲜果品、点心等。
祭祖完毕后,全家人要到最高辈分家长屋内行拜年礼。礼毕,全家老幼循序列坐,吃年饭。一般来说,除夕这天满族人都要吃饺子。摆放的饺子要横竖成行,意味来年财路顺气。煮饺子时,锅底需烧“杏条”柴,因“杏”与“兴”谐音。当饺子从沸腾的锅里起来时,煮饺子的人吆喝道:“小日子起来了,小日子起来了!”全家人必须随喊:“起来了!起来了!”吃完了饺子后,一些人甚至会让家中小孩在屋内高处跳上几跳,预示自家的小日子蹦了个高。有一些人还在饺子里包上铜钱或其他一些东西,来测一年的运气,以此增加节日的气氛。
灯节与“笊篱姑姑”:满族人过年,从除夕到正月十五,点燃“索罗杆”上和屋檐下的灯笼后,便彻夜不息,以示红灯高照。若灯熄了,则意味着不吉利。有的人家甚至将灯点到二月初二。满族人的灯节也就是元宵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挂各式各样的彩灯,办灯会。在农村,这天晚上有的人家还要“验月份”:用荞麦面制成12盏小灯碗,碗边标上月份,在每个碗中放一粒黄豆,然后放在锅里蒸,碗中的豆粒胀大就意味着那个月份涝,豆粒小则预示着旱,不大不小的为风调雨顺。
灯节也是满族年轻妇女的节日。这天“格格”(姑娘)们打扮得漂漂亮亮来玩“笊篱姑姑”。她们在笊篱上糊上粉莲纸,画成漂亮的大美人,再把筷子和笊篱绑成“十”字,竖的(笊篱把)做身子,横的(筷子)做双手,然后,给“笊篱姑姑”穿上漂亮的彩色纸做的衣服,让“笊篱姑姑”在桌子上欢快地跳舞。之后围观者还可向“笊篱姑姑”“问卜”,什么都行,肯定时“笊篱姑姑”点点头,否定时“笊篱姑姑”摇摇头。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5623304.html?si=2
21回答者: ♂緈福の约锭♀ - 二级 2009-3-2 19:44

我来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浅蓝_秀
2010-02-20 · TA获得超过53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4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31万
展开全部
除夕上午贴春联,晚上煮肉,看春晚,有的人打麻将,玩扑克。钟声敲响的时候放鞭炮。大年初一一大早,全家要烤旺火,表示来年红红火火,全家更旺。初一拜年要在中午12点之前拜完。中午全家人吃饺子。过年期间大门要敞开着,过年不拒客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23-05-06
展开全部
中国过年的习俗因地域和民族差异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地方的过年风俗习惯:1. 北方在北方,人们会在大年夜吃团圆饭、贴春联、挂灯笼、放烟花、燃放爆竹等,祈求家庭幸福、团圆和平安;还有贴福字、摆糖果、送红包等。2. 华南在华南地区,人们有炸糕、热干面、八宝粥等传统年菜,还有吃年糕、拜年、赏花灯等习俗。像广东还有“七姐生日”、在家祭五谷敬祖等习俗。3. 华北在华北地区,人们有吃饺子、烧面、焖炖、腊肉等年菜,把福字、桃花枝、金童玉女、对联等装饰品挂在门上。在河北等地还有猜谜、打马球、踹门等民间活动。4. 华东在华东地区,人们会制作鲜花灯笼、送年货、赏花鼓鼓等,还有元宵节的灯笼节,有吃元宵、赏花灯、喜迎财神等习俗。5. 西南在西南地区,人们有吃酸辣鱼、豆芽烧肉、排骨炖豆腐等年菜,团圆饭后还有猜灯谜、打牌、唱歌跳舞等活动。6. 西北在西北地区,人们有吃涮羊肉、炒大盘鸡等传统年菜,还有打狗年钉糖、热炒、舞狮、鼓乐等活动。总之,中国各地的过年习俗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展现出了中国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祈祷家庭幸福与祥和的美好愿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想下海的鱼
2010-02-20 · TA获得超过13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5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50万
展开全部
年三十熬通宵,叫守岁。
年初一不能扫地、洗碗,怕把财神扫走了。
在大门口地上横放个木棍,把财神挡住不能走。
年初一在婆家过,年初二在娘家过,年初三是阎王祭,不能走亲戚,可以会朋友。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