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显著特点?

 我来答
超赛神九
2022-06-29 · TA获得超过46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548
采纳率:64%
帮助的人:54.2万
展开全部
中华文化有八大显著特点。

第一,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民族情怀。每个国家和民族都强调爱国主义的精神,但是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特别突出。
第二,形成了以民为本的政治理念。“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这句话出自《尚书》。老百姓才是国家的主人,只有老百姓稳固了,国家才能稳固。
第三,刚健自强积极有为的进取意识 。易经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易经》中说,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理论的指引下,易经认为,我们应该学习天地自然,像他们一样昼夜不息地运行,这就形成了中华文化中强调刚健自强的民族意识。
第四,厚德载物的创新和包容的精神。有了刚健自强的硬精神,还有厚德载物的软文化。《易经》中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体现了中华民族胸怀宽广、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人生固然需要义无反顾地奋斗,也需要宽厚的胸怀与包容意识。这正是中华民族能吸收融合众多异族文化特质,成为中华文化的原因。体现了中华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宏大气魄。
第五,崇尚道德、重视义利之辨。著名哲学史家冯友兰先生说,中国哲学就是让人成为圣贤的学问。而圣人是中国哲学的各个学派的共同的理想人格。圣人的标准,第一是要有崇高的道德境界,第二是对社会国家有巨大的贡献。这说明,中华传统文化高度重视提升人的道德境界的。
第六,集体主义的价值观。这也是中华文化精神与西方的民族精神不一样的地方。中国人特别重视个人与集体之间的而关系,特别重视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集体国家之间的关系。中国人常常认为,人的价值的实现,必须放在国家和社会的集体之中,也就是说要对集体对别人做贡献。而西方则是个人主义占据主流,他们追求个人的自由。
第七,“尚中贵和”的精神。和是中华文化的传统思维模式。“和”是多样性的统一,是中国古代最高的价值。这也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和谐的精神。从个人来说,中国人提倡和气,从家庭来说,我们提倡家和万事兴,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来说,我们追求天下大同协和万邦。中华民族所持有的方法论是中庸之道,是过犹不及,这是一种非常理性的现实的思想。
第八,居安思危的底线和忧患意识。关于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最好的一句话就是“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这句话也是来自易经,意思是说,君子整日进德修业,到晚上还戒惧反省,就不会有什么灾害临到自己身上。所以中国人特别重视反思精神,重视忧患意识。孟子说“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欧阳修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

这八大特征,也是我们树立文化自信的源泉。
匿名用户

2022-06-29
展开全部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由儒、佛、道三家文化为主流组成。传统文化不仅思想深邃圆融,内
博;更重要的是,儒家、佛家、道家三家文化,高扬道德,为国人提供了立身处世的行为规以及最终的精神归宿。儒家以仁义教化为核心,为历代儒客尊崇;道学以顺应自然为核心;
以慈悲、大爱、解脱为核心,强调“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中华传统文化起源于远古文化时期的神农氏时代以前,依据中国历史大系表顺序,经历
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黄帝(轩辕氏)、尧、舜、禹等时代,到夏朝建立
展至今,形成具有丰富多彩文化元素的灿烂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范围广泛,文字、语言、
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都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

具体而言,中华传统文化以节日、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
书法等为载体。比如正月初一春节、五月初五端午节、八月十五中秋节等节日和各种民俗活及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国的各地区的传统文化等等,都是中华传
化的组成部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