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的龙飞船成功返回地球,未来会对中国航天商业形成打击吗?的头图

马斯克的龙飞船成功返回地球,未来会对中国航天商业形成打击吗?

2020-08-03  |  胖福的小木屋 原创 收藏(0)  | 

近日马斯克的SpaceX公司载人首秀圆满成功,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载人龙飞船已经成功返回地球,SpaceX的无人回收船Go Navigator在墨西哥湾海上成功打捞了本肯与赫尔利乘坐的太空舱。载人龙飞船在整个任务期间的表现完全符合预期,完成了发射、国际空间站对接、脱离轨道和溅落的近乎全自动化流程,并确保了宇航员的安全,根据NASA的标准,载人龙飞船和猎鹰9号火箭将获得安全认证,可以充当载人航天设备。

马斯克的载人龙飞船是SpaceX首艘用于载人飞行的航天器。此次发射似乎是在宣告美国将重回太空统治地位。除此之外,这也是是NASA商业航天载人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事件,在NASA商业航天载人计划中,NASA希望拥有按照自己的意愿让美国宇航员往返空间站的能力,并希望通过共享载人龙飞船和波音星际线飞船的载人能力节省资金,并使商业航天行业得以发展。

这次发射成功,还是全世界第一次由民营太空公司完成的载人飞行,可以说改写了人类航天史。

在完成了这次航天任务之后,Space X也成功坐拥了第一个商业航天大单Crew-1,将搭载三名NASA宇航员和1名日本宇航员前往空间站,定于9月下旬的某个时候进行。

据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统计数据,2018年全球发射次数总计114次,其中中国发射次数39次、位列榜首;美国发射次数34次(其中21次由SpaceX完成),位列第2。

截至2019年,中国研制发射了超过40颗商业卫星,主要是100公斤以下的微纳卫星,覆盖通信、遥感、技术试验等多个领域。那Space X载人龙飞船的成功,是否会影响到中国的商业航天计划呢?

目前来看,影响不大,中国商业航天发射任务主要是发射卫星,从来没有承接过商业载人任务。(主要也是因为中国的确是没有空间站,想要接也接不到)

2014年以来微纳卫星发展迅猛,全球近3年年均发射超过100颗微纳卫星,占据全球每年发射航天器的半壁江山。据Euroconsult最新报告预测,未来10年全球将发射超过3600颗微小卫星(包括皮、纳、微、小)。中国主要竞争的是这块市场。

一枚新猎鹰9号火箭的造价(6000万美元左右)都要比同行低很多,甚至低于俄罗斯联盟号载人飞船单人票价(已达到9000万美元),而且猎鹰九号成功实现了回收,还成功实现了回收整流罩,但是受冲击最大的不是中国,却是欧洲阿里安航天公司。

因为早在90年代,中国就已经不允许发射美国制造以及含有受美国ITAR(International Traffic in Arms Regulations)控制的部件的卫星。

在90年代时候,中国占据全球商业航天市场份额7%~9%,而且当时中国商业航天发射价仅为4000万美元,在国际上极具竞争力,这让美国十分担心,1999年5月25日,美国国会却抛出另一份所谓的调查报告——《考克斯报告》。这份由克里斯托弗·考克斯众议员牵头的众议院特别委员会发表的报告,诬称中国通过窃取美国军事技术而危害了美国的国家安全。

在这份报告里,美国禁止任何使用美国零件的卫星使用中国火箭发射。而这对中国在世界范围的商业航天发射竞争遭受到致命打击。

后来,经过20年的时间,中国商业航天发射虽然恢复,但是目前中国的商业航天发射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国内私企研发的卫星;一部分是东南亚、非洲等地区委托中国制造卫星,然后再通过中国运载火箭进行发射,也就是一条龙服务。

而欧洲阿里安公司就不一样了,2012年、2013年许多原本是阿里安航天公司的客户都转向了Spacex并与之签订发射合同,2014年阿里安航天公司市场份额下降到了60%,前段时间更是降到了50%,客户全都转向了Space X,随着马斯克商业航天发射报价越来越便宜,阿里安航天公司将会遭到重创。

其实,随着国际空间站逼近退役,中国空间站开始建设,为了在科学站进行太空实验,许多国家到时候都会要求和中国合作,到时候中国也可以逐步开展商业载人航天任务,如果Space X龙飞船不被允许对接中国空间站,那么在全球范围来说,其他国家也就只能找中国了。

这里只是分析美国Sapce X 是否会对中国商业航天产生影响,我们必须要肯定的是,作为一家私企,Space X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人以廉价的方式执行载人航天任务。低成本、载人载货通用、可重复使用的新式龙飞船将会对影响全球航天的发展,或将开启新的航天时代。

而且Space X的龙飞船在许多技术的运用上,的确是代表了一个新的方向,比如说利用触摸屏幕代替仪表盘,从而让飞船更加本身高度自动化。

我们中国航天也应该汲取对手的先进可取之处,不断提升自我,不断努力发展,向着星辰大海出发。

特别声明

本文为自媒体、作者等在百度知道日报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知道日报的观点或立场,知道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合作及供稿请联系zdribao@baidu.com。

为您推荐:

+1 点个赞吧 赞(0)

关注作者

头像
胖福的小木屋
专注科学领域,有趣有料有态度
合作及供稿请联系:zdribao@baidu.com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