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包车”是何时进入中国的?的头图

“黄包车”是何时进入中国的?

2020-09-03  |  龙源期刊网 收藏(1)  | 

“黄包车”是何时进入中国的

黃包车是一种用人力拖拉的双轮客运工具,其前身叫“东洋车”,又称人力车,约1870年创制。从“东洋车”的名称我们可以看出,它起源于日本。

同治十二年(1873),在华法国人米拉看到黄包车便利,拟从日本购进,并向法租界公董局呈报一份计划,要求“在两租界设立手拉小车客运服务机构”,并申请十年专利经营。后经法租界公董局与公共租界工部局协商,同意由两局发放人力车牌照20张,每张牌照可运营车辆25辆,米拉获得了其中的12张,并批准路程价格。1874年3月24日,米拉成功完成了上海第一家人力车公司的注册工作。次年1月,米拉旗下的300辆人力车从日本进口到上海,开始上路。

人力车继承了以前的交通工具马车的舒适、便捷、随叫随到随停的特点,又更好地适应了上海弯曲、狭窄的街道和弄堂的行走环境,可以更加便利地把客人送到目的地。令乘客舒心的是,下雨天车夫还会背客人从家里上车或从车上到家,以免弄脏了客人的鞋子。民国初年,黄包车已风靡京、津、沪、汉等大都市,成了有钱人的“专车”。

如今我们在电视剧里看到的黄包车大多是黑色的,那为何叫作黄包车而不叫黑包车呢?

原来,早年的“东洋车”曾是黑色的。由于数量逐年上升,十里洋场的旧上海又是有名的不夜城,即使是夜晚仍有很多人力车在路上走,从安全角度考虑,黄颜色比较显眼。因此在1913年,当时公共租界工部局颁布一项规定,为区别私人拥有的“东洋车”,用来营运拉客的公共“东洋车”必须漆成黄色,由此,“东洋车”也就逐渐被称为“黄包车”。

1946年,当时的国民政府发布号令,在未来3年逐渐让人力车退出市场,后来黄包车逐渐被脚踏三轮车替代。如今,除了一些景区备有黄包车作为怀旧的道具,在路上当作交通工具的使命早已完成。

作者:冯杰

来源:文史博览?文史


特别声明

本文为自媒体、作者等在百度知道日报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知道日报的观点或立场,知道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合作及供稿请联系zdribao@baidu.com。

为您推荐:

+1 点个赞吧 赞(0)

关注作者

头像
龙源期刊网
龙源利用最新的互联网和数字化手段提升中国期刊的竞争力,优质版权内容的聚合平台...
合作及供稿请联系:zdribao@baidu.com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