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不会近亲繁殖,那“六亲不认”的野生动物,该如何避免回交?的头图

人类不会近亲繁殖,那“六亲不认”的野生动物,该如何避免回交?

2022-03-30  |  科学黑洞 原创 收藏(0)  | 

随着发展人类逐渐地意识到近亲繁殖的危害,近亲结合的案例几乎没有了。但是在早期的封建社会,皇室贵族之间相互通婚,美其名曰保证血统的纯正,但是近亲结合却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例如十九世纪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家族就因为内部联姻,才让血友病不断的传播,最终让血友病从英国贵族传播到整个欧洲贵族的身上,这也让“血友病”有了新的名称“皇家血友病”。

但是随着发展人类逐渐地意识到,近亲繁殖会带来很大的危害。这必须要从基因的角度来说,一般来讲基因分为隐性(a)和显性(A),如果致病基因是显性的,那么只要携带致病基因就会生病,但如果致病基因是隐性的,必须要在全部都是隐性(aa)的情况下致病,而在(Aa)的情况下虽然带着致病基因,但是并不会生病。

而近亲繁殖的潜在危险就是这样的,大家如果都带着隐性致病基因,虽然自己并不会生病,但如果结合后,后代出现(aa)的情况概率就比较高。

近亲繁殖的危害不仅在人类之中发生,地球上的其它动物也都是如此,那么只知母不知父的野生动物该如何避免回交的发生?

什么是“回交”?

回交是一种特殊的近亲繁殖,人类都是利用回交进行育种,最常用的领域就是农作物育种。简单来说就是亲代和子代之间的交配繁衍后代,在植物上应用的较多,动物身上应用的较少。让两个亲本进行杂交,在生下的子一代中选择各方面都优良的个体,继续与亲本进行杂交,之后在子二代中寻找优良个体继续与亲本进行杂交。就这样一代代进行下去,进行的次数越多,所得到的个体就越优良。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要种植栽培的土豆,它的各方面性状都是非常优良的,但是唯独不怎么抗虫病。科学家在野外发现一种野生的土豆,它具有非常好的抗虫病特点,但其它方面并不优势。

那么这个时候就可以用回交的方式来获得更好的土豆,首先这里的亲本就是易病的栽培土豆和抗病的野生土豆,它们杂交后的子一代与抗病的野生土豆继续杂交,得到子二代之后与亲本抗病野生土豆杂交得到子三代,就这样一直持续下去,最终的子n代将获得栽培土豆的优良性状,同时它还会抗虫病。

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回交育种的方式更适合应用在植物上,因为周期比较长,但是对于动物就不太合适了,毕竟动物需要漫长的生长周期,但这并不意味着回交在动物身上就不会发生。

野生动物该如何避免回交?

我们知道人类拯救一些濒危物种,如果当它们的种群数量低到一定程度,就注定着这种物种将走向灭绝,因为种群数量过少就难以避免近亲繁殖,在不断的积累下会让该物种衰败灭绝。其实,地球上现存的大部分物种都不会走上近亲繁殖这条路,其实道理很简单,这就是进化的结果,否则早都被大自然所淘汰了。

在群居的动物中回交有发生的可能性,例如狮子是猫科动物中唯一群居的成员,一般情况下一个狮群中至少有一只雄狮作为首领,剩下的雌狮作为主要成员,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未成年的小狮子。狮群中的雄狮和雌狮各有使命,雌狮需要团体捕猎供养整个狮群,雄狮需要巡视领地保护狮群不受侵扰。

狮子这个物种,雄狮必须要当上狮王之后才具备繁衍后代的权利,因此它们会非常珍惜这个机会,当成为狮王之后会尽快的让所有雌狮进入发情期,尤其是那些带着小狮子的,雄狮会出现“杀婴”的行为。

狮群中的小狮子无论雌雄在尚未成年之前,它们的待遇是一样的,但是当进入亚成年的时候,雄狮会被狮王父亲驱赶出狮群,大家在动画《狮子王》中看到的继位桥段是不可能发生的。在这里就可以避免回交的发生,要知道狮群中的的雌狮可能是它的母亲、姨妈还有姐妹等。

而小雌狮会被留在狮群中,它们是狮群未来的储备力量。狮王的竞争比较激烈,大约2-3年可能就要退位了,而等到小雌狮成年之后,狮群可能就要换新的狮王了,这种进化中形成的机制完美的避开了回交的发生。

除此之外,科学家发现狮尾狒也有非常独到的避免近亲繁殖(回交)发生的机制,科学家曾对一个狮尾狒群连续观测14年之久,发现群体中的雌性狮尾狒(女儿)即使成年也会抑制自己的性成熟,直到狮尾狒群中来了新的雄性狮尾狒(打败它们的父亲)。当然也有些成熟的狮尾狒离开群体,来到新的狮尾狒群。

说在最后

地球上37亿年的生命演化史,目前至少有700-800万个物种,但凡能发展至今的大部分物种(鸽子就比较特殊)都不会存在近亲繁殖问题,因为这会导致整个种群的衰败,最终走向灭绝。除此之外野生动物也并非六亲不认,虽然很多物种都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但非刻意的近亲繁殖,并不会影响整个物种的发展。

文/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特别声明

本文为自媒体、作者等在百度知道日报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知道日报的观点或立场,知道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合作及供稿请联系zdribao@baidu.com。

为您推荐:

+1 点个赞吧 赞(0)

关注作者

头像
科学黑洞
宇宙包罗万象 我们要科学看待
合作及供稿请联系:zdribao@baidu.com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