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战争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摘要 汉武帝于公元前141年到公元前87年在位,而匈奴是在东汉和帝时期被彻底打败的。也就是说,匈奴彻底被击败是在汉武帝之后,从西汉跨越到东汉,共经历170余年。所以“汉武帝彻底打败匈奴”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另外,汉武帝之后的“和亲”同以往之前的“和亲”也是有本质区别的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3-01-02
评价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战争
汉武帝于公元前141年到公元前87年在位,而匈奴是在东汉和帝时期被彻底打败的。也就是说,匈奴彻底被击败是在汉武帝之后,从西汉跨越到东汉,共经历170余年。所以“汉武帝彻底打败匈奴”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另外,汉武帝之后的“和亲”同以往之前的“和亲”也是有本质区别的
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汉武帝的对匈奴战争开始于公元前133年,也就是著名的“马邑之谋”。但这也是“千呼万唤使出来”的一个结果。因为自汉高祖刘邦白登山之败后,汉朝在对匈奴战争上一直持谨慎态度。总结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打不着,因为匈奴人如鸟兽一般聚散自如,致使汉军像同影子作战一般。二、长驱直入危险太大,而且后勤补给不足。三、如果带有足够的辎重,又影响行军速度及机动性。四、匈奴土地不适应耕种,即便占领也无法利用。五、崎岖不平的山地作战,汉军箭术、骑术都处劣势。六、财力不济。
综合上原因,汉朝在马邑之谋前一直奉行“隐忍”策略,除非遭遇匈奴大规模入侵时,才组织反击。但通常是还没等汉军开赴边境,匈奴人早已溜之大吉。
所以针对以往匈奴人侵扰汉朝的习惯及方式,汉武帝精心准备了“一桌大餐”,即将匈奴引诱至马邑城,然后实行围歼。其实这个方法在战国时期就被赵将李牧使用过,而且取得了非常完美的效果。但此次匈奴人出于警觉而“爽约”,致使汉武帝白忙乎一场。事后,军臣单于恼羞成怒,于是加大了侵扰汉朝的频率和力度,而汉朝也没有了回旋的余地,于是积极备战。公元前129年,汉武派卫青、李广、公孙贺、公孙敖各率一万骑兵主动出击。因此,马邑之谋可视作为汉匈战争的序幕,但不是起点。因为汉武帝制定的是一个综揽全局的方案。
汉武帝继位之初,便开启了紧锣密鼓的战争准备。在他继位的三年之后,即公元前138年,便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去联络曾经被匈奴击败的大月氏,组建抗击匈奴联盟。也许有人疑问,为什么要联络月氏国呢?直接打不行吗?这就是汉武帝的战略眼光的独到之处。因为当时西域大多数的国家都受匈奴驱使,而且还无尝地为其提供物质援助,如果切断西域同匈奴的联系,实际上就等于断了匈奴的“粮道”。当然,汉武帝不能光寄希望于月氏国,而是外交用军事两手准备。所以从“四将伐匈奴”之后,汉武帝又连续发动河南之战(前128年)、两出定襄之战(前126、124年)、河西之战(前121年)等四次大规模的对匈战争。
通过上述几场战争我们可以发现,汉武帝的目标就是驱逐匈奴在西域的影响力,不断蚕食匈奴的势力范围,对匈奴进行战略围堵。尤其是在河西之战结束后,汉朝同西域的联系畅通无阻,而且还与乌孙达成结盟意向,致使匈奴的势力范围不断向漠北收缩。在河西之战取得胜利之后,汉武帝马上准备下一场战争,即漠北之战。当时匈奴已经士气衰落,被动防守,为应对汉军的攻击只能往更远处躲藏。而汉武帝的设想是一战彻底解决问题,因此于前119年派卫青、霍去病分别由定襄和代郡出军,直扑漠北。结果卫青部没有完成擒杀伊稚斜单于的既定目标,所以又给匈奴留下了喘息的机会。而且汉军也因战马损失惨重,不得不暂停对匈奴的进攻。
从漠北之战结束后,匈奴在劣势中继续同汉朝对峙。显然这不是汉武帝想要的结果,他的目的是让匈奴臣服。所以此后汉武帝一面军事威慑,一面采取外交手段迫使匈奴就范。而匈奴一直用一种暧昧的姿态同汉朝周旋,并没有真正归降的打算,所以汉武帝于公元前99年再次大兵压境。但由于卫青、霍去病、李广等骁将都已经过世,主将贰师将军李广利军水平差强人意,外加其他种种因素,致使战争的结果很不理想。接下来,前97年与前91年的两次出击均是如此。而公元前91年汉朝又发生了“巫蛊之祸”,汉武帝心力交瘁,再无心发动对匈奴战争。公元前87年,汉武帝去世,毕生的愿望以遗憾告终。
以上就是汉武帝匈奴的战争基本概况,汉朝因长期战争的消耗而陷入疲弊,匈奴也被托到衰落不堪的境地。但是,汉朝在昭帝、宣帝时期很快又恢复了元气,而匈奴则一蹶不振。特别是汉宣帝于公元前60年设置了西域都护府,并且与乌孙等国结成同盟,致使匈奴基本失去了东山再起的可能。从公元前36年北匈奴郅支单于被消灭之后,匈奴便完全臣服于汉朝。后来由于王莽建立新朝,继而中原陷入混战,匈奴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于是又萌生了背叛的念头。东汉建立后,匈奴再次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归汉。接下来,东汉采取了数次军事行动,终于在公元年91年大败北匈奴。此后,北匈奴便开始向西迁徙,逐步淡出人们的视线。
关于汉武帝之后的和亲自汉武帝即位后,汉朝同匈奴的和亲有两次,而且全部集中在西汉。一次是公元前135年,另一次是公元前33年。公元前135年,窦老太后去世,汉武帝亲政,于是开始筹划出击匈奴。由于是战是和一直没有定论,所以恰逢当年匈奴提出和亲,汉武帝只能答应。而从双方正式开战之后,也不存在和亲的可能。值得一提的是,从漠北之战结束后,一直到汉元帝继位之前,匈奴有过数次和亲请求,但均被汉朝拒绝。原因很简单,当时的匈奴已经没有了谈和亲的资格。
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再次入汉朝见,并提出和亲请求,于是汉元帝派宫女王昭君出塞。那么,汉元帝为什么答应呢?因为呼韩邪于公元前51年已经归顺汉朝,并且亲自到长安朝见了汉宣帝。因此,当时的和亲是对匈奴的安抚,与以往的被动接受有本质的区别。所以,汉武帝之后的“和亲”并带有折辱色彩,反而是一种高姿态的赐予。如果当时不是匈奴心悦诚服的归顺,他们想娶汉家女子只能是猪八戒娶媳妇,白做一场春梦。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