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那为什么他是道德是天赋的代表人物
1个回答
关注
展开全部
首先,他认为人是无知的,人只有知道自己无知才能获得知识;其次,他认为美德就是知识,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以理性作为判断道德行为的标准。所以他呼吁人们关注自己的灵魂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2-04-17
既然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那为什么他是道德是天赋的代表人物
首先,他认为人是无知的,人只有知道自己无知才能获得知识;其次,他认为美德就是知识,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以理性作为判断道德行为的标准。所以他呼吁人们关注自己的灵魂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
分析并评价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这一命题。
纵观整个西方哲学史,我们可以看出,知识与德性的关系问题,一直是西方哲学家们十分关注的道德问题。针对该问题,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道德哲学家,苏格拉底首先提出了著名的道德哲学命题:“美德即知识”。该命题在哲学史上意义深远,影响巨大,十分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本文立足于“美德即知识”提出的背景和相关文献,对苏格拉底的这一命题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此命题进行了理解与辨析。在论文的前三章节,我们对“美德即知识”这一命题提出的背景、命题的理解以及后人对此命题的反驳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剖析。由此得出,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这一命题不仅超越了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
怀疑主义,而且把实践理性与思辨理性、道德哲学与知识论都统一起来;同时,该命题立足于实践理性的道德哲学,为道德找到了坚实的基础,实现了伦理学上的突破,也使哲学发生了方向性的转变。尽管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的命题遭到了后人的反驳和批判,但是它在哲学史上的意义和影响是不容我们忽视的。 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苏格拉底的这一命题仍局限于对人性的抽象理解,是一种形式化的伦理学,而且在现代世界伦理学新趋向中,只有马克思的作为道德实践的实质伦理学超越了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这一命题。尽管马克思的伦理学从苏格拉底那里继承了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统一的这一观点,但是,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批判中,马克思的伦理学不仅立足于现实的人,对资本主义社会抽象的人性论进行了批判,而且是一种基于对历史
事实的科学分析基础上的为实现人类的解放而进行的改变世界式的道德实践,是一种超越了形式伦理学的实质伦理学。所以,我们在理解和把握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这一命题时,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伦理学的视角,对其盲目地信奉;我们还应该从马克思的实质伦理学的视角对其进行考察,加以批判地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