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胯下之辱的启示是什么?
人要学会忍耐,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如果韩信当时如果受不了胯下之辱 那么他就不会保住性命,更不会成为后来的一代战神!正是因为韩信忍了这份屈辱,所以他才能成功。
拓展资料
一、简介
韩信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主要靠钓鱼换钱维持生活,经常受一位靠漂洗丝棉老妇人的 施舍,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一次,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
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配剑,其实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你敢用你的配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自知形只影单,硬拼肯定吃亏。于是,当着许多围观人的面,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史书上称“胯下之辱”。
二、全文
《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匍匐。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三、译文
在淮阴有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着剑,其实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你敢用你的佩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自知形单影只。于是,他便当着许多围观人的面,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在场的人都嘲笑韩信,认为他很胆小。史书上称“胯下之辱”。
四、韩信简介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安市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与彭越、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
早年家贫,常从人寄食。秦末参加反秦斗争投奔项羽,后经夏侯婴推荐,拜治粟都尉,未得到重用。萧何向刘邦保举韩信,于是,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对刘邦分析了楚汉双方的形势,举兵东向,三秦可以夺取。刘邦采纳了这一建议,立即作了部署,很快占取了关中。
历史事实大概是:
韩信小时候被大孩子欺负,让他钻裤裆。他记下这事。他长大了,有权势以后,把那个人招入军营做马夫。
常见的启示是:韩信能忍得了钻裤裆这样的耻辱,并有权之后还不杀那个人,还给他职业,很有宽怀之心,又大肚量。
其实,有很多解释:
1、小孩子玩打架很正常,钻裤裆这事算不上什么大事。但有人会记忆一辈子。所以,不要欺负人,哪怕只是一点点。弱者不一定永远弱者。强者不一定永远强者。只要人家记住你的恶,早晚会有报应。韩信就是这样的人。睚眦必报。
2、乱世从军,绝对不是什么好事。韩信把那个人找来不杀,而是做了马夫。看似好事,实质上是一种更恶劣的报复。每天帮他喂马,韩信上马他需要当凳子被踩,一旦有错必然按照军法处罚,还不犯任何说道!这是一种长期的侮辱,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以韩信的大将之作风,一刀砍了是不会解恨的,每日看着他在自己的权势下悲惨生存,每日快意,唯有如此,才能解恨。
韩信不是懦夫,他能为了自己的梦想,从别人胯下钻过去,韩信的可怕之处就在于此。现在也有人为了利益而丧失人格地拍马溜须,此类人与韩信不同之处在与于韩信为了梦想被动忍受胯下之辱,但不靠钻胯下而实现梦想,他靠的是自己的经天纬地之才,而溜须拍马之人,仅仅靠的溜须拍马,而且是主动的溜须拍马。
结论就是:你的梦想有多大,为了实现你的梦想,你就能够忍受多大屈辱。当你已经没有了梦想,你可能一点委屈都不愿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