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名词解释汇总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摘要 # 人体解剖学姿势
- 身体直立,面向前方,两眼平视正前方,两足并拢,足尖向前,双上肢下垂与的两侧,掌心向前。
# 胸骨角
- 胸骨柄与胸骨体相交处微向前凸,平对第2肋骨,体表可触及,是计数肋序数的标志。
# 翼点
- 位于颞部,为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大翼交汇处,形成的“H”形骨缝,为颅骨的薄弱处。
# 界线(骨盆)
- 由骶骨岬,向两侧经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至耻骨联合上缘构成的环行线,是大小骨盆的分界线。
# 脊柱生理性弯曲
- 从侧面观察脊柱,由上向下可见四个生理性弯曲,分别为颈曲,胸曲,腰曲和骶曲,其中颈曲,腰曲凸向前,胸曲和骶曲凸向后,具有缓冲震荡,保护脑和内脏的作用。
# 小骨盆
- 骨盆界线以下的部分,分为骨盆上口,骨盆下口和骨盆腔。是胎儿经阴道娩出的必经途径。
# 碟鞍
- 在颅中窝,蝶骨体上的垂体窝和鞍背统称碟鞍。
# 骶角
- 骶角的后面,骶管裂孔两侧向下的突出,是骶管麻醉穿刺的部位。
# 桡神经沟
- 肱骨后面中部,有一自上向外下的浅沟,桡神经和肱深动脉沿此沟通过,肱骨中段骨折易合并损伤桡神经。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4-01-12
解剖学名词解释汇总
1. 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 * 身体直立,面向前方,两眼平视正前方。 * 两足并拢,足尖向前。 * 双上肢下垂与两侧,掌心向前。 2. 胸骨角: * 胸骨柄与胸骨体相交处微向前凸,平对第2肋骨。 * 体表可触及,是计数肋序数的标志。 3. 翼点: * 位于颞部,为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大翼交汇处。 * 形成的“H”形骨缝,为颅骨的薄弱处。 4. 界线(骨盆): * 由骶骨岬向两侧经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至耻骨联合上缘构成的环行线。 * 是大小骨盆的分界线。 5. 脊柱生理性弯曲: * 从侧面观察脊柱,由上向下可见四个生理性弯曲。分别为颈曲、胸曲、腰曲和骶曲。 * 其中颈曲、腰曲凸向前,胸曲和骶曲凸向后。 * 具有缓冲震荡、保护脑和内脏的作用。 6. 小骨盆: * 骨盆界线以下的部分。分为骨盆上口、骨盆下口和骨盆腔。 * 是胎儿经阴道娩出的必经途径。 7. 碟鞍: * 在颅中窝,蝶骨体上的垂体窝和鞍背统称碟鞍。 8. 骶角: * 骶角的后面,骶管裂孔两侧向下的突出。 * 是骶管麻醉穿刺的部位。 9. 桡神经沟: * 肱骨后面中部,有一自上向外下的浅沟。桡神经和肱深动脉沿此沟通过。 * 肱骨中段骨折易合并损伤桡神经。
膀胱三角
# 髂结节 - 位置: 髂骨前上棘后方6~7cm处 - 形态特征: 髂嵴外唇向外突起 - 功能: 重要体表结构、骨髓穿刺常用部位 # 足弓 - 组成: 跗骨和跖骨借其连结 - 形态特征: 凸向上的弓,包托内外侧纵弓和横弓 # 胸廓 - 组成: 12块胸椎、12对肋、一块胸骨及其连接 - 形态特征: 近似圆锥形,容纳胸腔脏器 # 外科颈 - 位置: 肱骨大结节、小结节移行为肱骨干的交界部位 - 特征: 肱骨头骨松质的肱骨干皮质交界,较易发生骨折 # 半月板 - 位置: 垫在肱骨内外侧踝与胫骨内外侧踝关节之间 - 特征: 两块半月形纤维软骨板,分别为内外侧半月板 # 腹股沟管 - 位置: 位干腹前外侧壁的下部 - 功能: 为男性精索和女性子宫圆韧带通过的裂隙 # 咽峡 - 组成: 由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的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 - 功能: 是口腔和咽的分界处 # 一二指肠大孚头 - 位置: 一二指肠后内侧壁的有一纵形黏膜皱襞下端园形隆起 - 功能: 是胆总管和胰管的共同开口 # 肝蒂 - 组成: 出入肝门的结构,即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肝左右管以及神经和淋巴管等 - 功能: 被结缔组织包绕共同构成肝蒂的功能 # 肝门 - 位置: 在肝下面中间部位的横沟 - 功能: 有肝门静脉、肝固有动脉、肝左右管、淋巴管和神经等出入 # 胆套三角 - 组成: 中胆囊管、肝总管和肝的脏面围成的三角形区域 - 功能: 三角内常有胆囊动脉通过,是胆囊手术中寻找胆囊动脉的标志 # 十二指肠悬韧带(treiz韧带) - 位置: 位于十二指肠空肠曲的后上壁 - 功能: 由肌纤维和结缔组织松成,是确定空肠起始部重要标志 # 咽淋巴环 - 组成: 由咽扁桃体、腭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舌扁桃体等淋巴组织构成 - 功能: 对消化道和呼吸道具有防御功能
# 膀胱三角 膀胱三角(trigone of bladder) 在膀胱底的内面,位于两侧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 此区粘膜与肌层紧密相连,缺少粘膜下层组织。无论膀胱处于空虚或充盈时,粘膜都保持平滑状态。 此区是膀胱结核和肿瘤的好发部位。
膀胱三角:在膀胱底部,两侧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区域,无论膀胱扩张还是收缩也无黏膜皱襞,此处缺乏黏膜下层,是膀胱结核和肿瘤的好发部位。
食管的三处狭窄及临床意义
食管的3个狭窄中 第一个狭窄是食管入口处,距门齿15cm左右,一般容易出现咽喉部不适,出现食物嵌顿,导致食管狭窄。 食管距门齿25-27cm为第二个狭窄,这个位置容易出现食管癌的病变,在检查胃镜的时候需要格外注意,尤其是有条件的医院可以考虑在NBI加染色放大检查,因为这个狭窄是食物通过过程中速度最快的位置,也是创伤性最大的位置,也是容易发生食管早癌或者食管划伤的位置。 第三个狭窄是食管和胃交界的位置,也称为贲门口,这个位置容易出现食管划伤,有的可能会出现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的情况,需要格外注意。
解剖学食管的三处狭窄
亲,请问你是医生吗?
食管的3个狭窄: * 第一个狭窄位于食管入口处,距门齿约15cm。这个位置容易出现咽喉部不适,食物嵌顿,导致食管狭窄。 * 第二个狭窄位于食管距门齿25-27cm处。这个位置是食管癌病变的易发部位,胃镜检查时需要特别注意。有条件的医院可以考虑进行NBI加染色放大检查,因为这个狭窄是食物通过过程中速度最快、创伤性最大的位置,也是食管早癌或食管划伤的高发位置。 * 第三个狭窄是食管和胃交界的位置,也称为贲门口。这个位置容易出现食管划伤,有的可能会出现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的情况,需要格外注意。
食管三处狭窄的临床意义
亲,请问你是医生吗?你好,不是回答你了吗?你还要什么呢?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