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原因和文学内部原因说明九十年代文学为何会出现转型
1个回答
关注
展开全部
二、文学走进大众生活。从50~80年代,宏大叙事在中国文学中是作家至高无上的追求。文学文本中充满“时代”、“历史”、“阶级”、“未来”等庞大的话语,显示着作家的圣洁情结。90年代的文学截然不同,很多作家将立足点悄悄移动到个人体验上,以平视的角度,叙述普通人“一地鸡毛”式的甜酸苦辣。连军旅文学这个“红旗半卷出辕门”的慷慨之地,也空前地“向内转”,《醉太平》、《突出重围》等大量作品浓墨书写军人们的儿女情长。这一转变,也使女性文学蜂拥而出。以往在宏大叙事的框架里,女性作家温情脉脉的个人化的想象没有合适的地位。90年代的日常叙事语境,顿时打开了女性写作的所罗门之瓶,色彩斑驳的女性“私语”、“密语”飞流直下,令人叹为观止。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2-06-22
从社会原因和文学内部原因说明九十年代文学为何会出现转型
亲,您好,我这边正在为您查询,请稍等片刻,我这边马上回复您
亲,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从下面三个方面可以表现出来。
1、泛商品化的文学盛行。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整个社会市场化程度的急速提升,文学迅速面向市场进行了大幅度的自我改组。有的作家频频投入影视创作,在平面媒体这个最大众化的领域放大了自己的身影,同时也逐渐将文学创作“资本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商业利润。有的作家与出版社联合操作,炒作“选题、写作、包装、精心策划”的一条龙流程,达到作家品牌化的目的。商业不但表现在文学生产的社会过程中,也制约着文学创作的思维轨道,有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长篇小说数量的猛涨。假如把这些长篇小说置于艺术分析的透镜下稍稍一看,就会发现其中有很多叙述泡沫,其实是人为拉长的中篇、短篇小说,这个“小说最长化”的奥妙,自然是文化工业“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在起作用。
二、文学走进大众生活。从50~80年代,宏大叙事在中国文学中是作家至高无上的追求。文学文本中充满“时代”、“历史”、“阶级”、“未来”等庞大的话语,显示着作家的圣洁情结。90年代的文学截然不同,很多作家将立足点悄悄移动到个人体验上,以平视的角度,叙述普通人“一地鸡毛”式的甜酸苦辣。连军旅文学这个“红旗半卷出辕门”的慷慨之地,也空前地“向内转”,《醉太平》、《突出重围》等大量作品浓墨书写军人们的儿女情长。这一转变,也使女性文学蜂拥而出。以往在宏大叙事的框架里,女性作家温情脉脉的个人化的想象没有合适的地位。90年代的日常叙事语境,顿时打开了女性写作的所罗门之瓶,色彩斑驳的女性“私语”、“密语”飞流直下,令人叹为观止。
三、休闲文学占据市场。80年代以前的大部分时间里,文学是阶级斗争的工具。80年代的文学以思想解放为主导,“反思”、“启蒙”的立场清晰可见,同样伫立于新的思想解放的意识形态大旗下。其间虽然有一些“无主题变奏”,但无碍大局。而90年代的文学淡化了模式,开始了转化的历程。这个过程中有两个方面引人注目:一是文学的娱乐性大大膨胀,使文学从以往的“饭前祈祷”变调为大众化的“饭后消遣”。金庸小说的盛行,正是这个变化的一个侧面。二是性文学悄然兴起,作品的视角逐渐转到人的下半部,从原欲、情欲角度窥视人生,并将所见所思毫无顾忌地倾泻到社会公共空间。
总结。90年代文学的转型,意味着巨大的价值断裂。这类转型,必然包含着深刻的裂变与痛苦。痛苦来自作家自我扬弃中的回肠九转:惆怅、焦虑、恐惧、压抑、震惊、孤独、荒诞……可是,在90年代的中国文学中,却很少表达出这些痛苦的情绪。相反,作家投入市场狂欢的得意感和批评家出席“理论聚餐”的轻松感处处可见。我们的文学为什么能够如此愉快地告别痛苦?难道是我们的精神已经成熟到闲云野鹤、无拘无束的境界?其实并非如此。文学在很大程度上负载的是人的忧患。正如屈原所说:“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丧失了痛苦的文学,必然是随波逐流的历史过客,最终被逐出人类的审美记忆。
亲,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对我的回答满意的话,麻烦给个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