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明明是知道怎么做的事情不敢去做,就怕做不好?

1个回答
律渐
2023-06-29 · 百度认证:上海律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官方账号
律渐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心理分析: 你好!看到了您的问题,有时候明明是知道怎么做的事情不敢去做,就怕做了做不好,或者说了什么话别人不认可。 那么您明明知道怎么做的事情不敢去做,不敢去做是因为怕做不好,别人的一些说三道四吗?! 1.首先,我们做事是为了我们自己,提升我们自己的自我价值感。 但如果你做事畏首畏尾,总是担心自己做不好,别人会怎么样靠自己,会不会得到别人的认可,那么你的心就被别人的评价牵着走了。 别人给你一个好的反馈,好的评价,你感觉他对你很好,自己感觉自己也很不错。那么别人如果给自己不好的评价,那么就认为自己多么的不好,糟糕等。 去不断的去自我否定自己,那这样你的心的主力权就交给了别人了呀!自然你就没有了自己,会很痛苦。 2.您说到也会因为别人一些情绪变化而联想到是自己的问题,会去回想纠结自己的某一句话某一些行为是不是让对方不喜欢,对方稍微语气不一样就会觉得对方讨厌自己,然后自己一直纠结一件事,一直放不开,总觉得别人说话都是暗示自己的不对,感觉自己在别人心目中很差劲,很少主动去联系别人,很久不见的一般朋友很怕在一起,会觉得尴尬,每次跟朋友见面,就会开始恐慌,怕尴尬怎么办,见面说什么话。 ♀您的这一段话,也说明您还是很在意别人的评价,在意别人的一举一动,在意对方的意见和反馈,别人一给与你不好的一些反馈,你就会自我否定,自我攻击自己,所以才痛苦的呀! 别人的情绪变化,并不一定都和你有关呢!别人不开心难道你在投射自己,纠结自己哪里做错了,做了什么不喜欢,你自己猜疑一些心理活动才会让自己更加的痛苦。 ♀不要去关注对方语气怎么样,投射到自己身上去否定自己。一定要改观这种心理模式,不然你总是会痛苦。 ♀对方喜欢你,对方会告诉你,对方不喜欢你的话,也更加不用去猜疑。 ♀你在观测别人的一举一动都在牵扯自己内心的情绪,这样的心态,太累了。做你自己,而不是总是因为他人的一些话语,评价等总是去失衡自己。 ♀这句话说,自己一直纠结一件事,一直放不开,总觉得别人说话都是暗示自己的不对,感觉自己在别人心目中很差劲,很少主动去联系别人。 很明显你在不断纠结的一件事,也是对自己不够自信,总是害怕别人对自己有意见,失去关系等一些, 用觉得别人暗示自己的不对,其实更多的只是你自己内心的敏感,于是你又用一些自我怀疑的心理,害怕别人的一些话语,投射自己,自我否定。 这样的认知模式是一种恶性循环啊! ♀所以,一定要慢慢打破自己的思维认知局限,做自己心灵的主人。 自己做任何事,是为了自己的自我价值,满足感。而不是要试图抵消心中的不安全感。 对于内在的不安全感,是要自己不断的去自我心里建设,去接纳自我,打破自己固有的一些不良的思维模式,才可以走出自我设限,自我怀疑的思维束缚。 3.您的最后面这句话说到,我是不是有很严重的心里疾病。 其实呢!就是您的自我怀疑心理太重了,总是怀疑自己这方面有问题,那方面有问题,不要用一些不合理的一些自我怀疑的限制性信念束缚自己,做真实的自己。 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被人讨厌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命运。只有你拥有了这种被讨厌的勇气,才能换得自由。他告诉我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是一切痛苦都是因为你想干涉别人的课题,别人喜不喜欢你是别人的事情,如果你非要让别人喜欢你,这就是你在干涉别人的课题。第二点就是凡事不要总想原因,而要想目的,不要总陷在“我不够好”这个漩涡里,而要想着怎样去变好。第三点,他说人的一切烦恼几乎都来自于人际关系,我们谁都不可能完全不在意他人的眼光,但我们要有勇气做那种无惧他人眼光的人。 如果你总是会担心自己不够好,感觉没什么人喜欢自己,于是开始反复地自我攻击,无法接纳自己。 出现这种状况的核心原因,其实是你的自我价值感偏低,而造成自我价值感低的原因往往是一些童年的经历,或者是来自亲密关系中的伤害等一些。 自我价值感低其实是一种暗示,是一种催眠,每天都在担心自己是否又做错了,自己是不是很差,吃饭想,睡觉想,走路想,工作想……我们的大脑被这种想法占据着,无法容纳其他。 但其实真的你自己不够好吗?所以要客观的看待自己。 4.所以,要想改变自己,就要先接纳自己,而不是去打压自己,去否定自己。客观的看待自己,允许自己慢慢变好,不要太苛求自己,当你不再试图想要把糟糕的自己推开,你会发现那个糟糕的自己,也会是很有力量的存在,从自己的不足之处,开始优化自己的认知模式,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它会成就你成为更好的自己,拓展你生命的深度。 去突破自己的旧有模式,这是一份勇敢的尝试,是一个不容易的历程,这份历程真正要突破的不止是行为模式,还有情绪模式。 比如,对于一个有社交恐惧的人来讲,要他在人前讲话,这很难,所以在过去他能躲就躲了,躲就是他的行为模式,他的身体已经习惯了躲这个动作,习惯了让自己呆在舒服的区域里。 习惯的力量会成为一种惯性,要改变某种习惯就需要刻意而重复的练习,但并不是一个方法就适用于所有人。 所以,想要改变,每个人的路径方法、节奏都不太一样。你要尊重你的节奏,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这个过程就像是在探寻新的路,害怕和恐惧会如影随形,不过你往前走一点,再走一点的过程中,还会收获到兴奋和喜悦。 5.学会与自己的情绪共处。不去长时间过度思虑,纠结一件事,因为不断纠结就会产生心理内耗,以中立的客观视角觉察自己,反观自己,而不是陷入自己的各种自我揣测的情绪中,去不断的自我怀疑,把自己的心理模式,安全感建立在他人的评价意见上。 去不断的心理建设,自我支持感,和谐自我的能力,自然就会慢慢心态会调整过来。给自己时间去慢慢实践,慢慢成长。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帮到你。?
  • 官方电话
已赞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