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是通过视觉形象表现可以摸到的东西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摘要
物体的体积感
生活中的物体薄到一张纸,一片叶子到一块石头,一个苹果一面墙都会有它自己的体积,由于光影(一般为太阳光或者灯光)的照射都会呈现出明暗的变化,这就是它们的体积感。
【体积感】是指在绘画平面上所表现的可视物体能够给人以一种占有三度空间的立体感觉。在绘画上,任何可视物体都是由物体本身的结构所决定和由不同方向、角度的块面所组成的。因此,在绘画上把握被画物的结构特征和分析其体面关系,是达到体积感的必要步骤。
物体的质感
质感的表现也是素描绘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视觉或触觉对不同物态如固态、液态、气态的特质的感觉。在造型艺术中则把对不同物象用不同技巧所表现把握的真实感称为质感。如木头可以画出一些木头的纹理来表现它的质感,石头则画出它的硬度。玻璃、金属就要表现出它光亮的反光,在不同的质感中可以体会到素描乐趣。
物体的特征
每种物体都会有它很独特的特征,如水果有长的很正的,也有造型很特别的,有的物体很新,有的则有些岁月的痕迹,这些都是他们的特征,来抓住这些特征,素描画也会变的更有趣味。
掌握主题生动的描绘
铅笔素描的生动,不在于画面是否丰富或者复杂,而是在于画面中的主体物描绘是否生动,也就是它的形状、质感、光线的描绘是否掌握的恰到好处,如果是,那画出的作品自然会很有生气。
基本构图法则
一般初学者在描绘铅笔素描画作时都会为了如何构图而大伤脑筋,其实构图的种类不外乎几种。
构图方法有三个要点:
(1)画面主题图形的位置。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2-03-18
素描是通过视觉形象表现可以摸到的东西
①物体的体积感生活中的物体薄到一张纸,一片叶子到一块石头,一个苹果一面墙都会有它自己的体积,由于光影(一般为太阳光或者灯光)的照射都会呈现出明暗的变化,这就是它们的体积感。【体积感】是指在绘画平面上所表现的可视物体能够给人以一种占有三度空间的立体感觉。在绘画上,任何可视物体都是由物体本身的结构所决定和由不同方向、角度的块面所组成的。因此,在绘画上把握被画物的结构特征和分析其体面关系,是达到体积感的必要步骤。②物体的质感质感的表现也是素描绘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视觉或触觉对不同物态如固态、液态、气态的特质的感觉。在造型艺术中则把对不同物象用不同技巧所表现把握的真实感称为质感。如木头可以画出一些木头的纹理来表现它的质感,石头则画出它的硬度。玻璃、金属就要表现出它光亮的反光,在不同的质感中可以体会到素描乐趣。③物体的特征每种物体都会有它很独特的特征,如水果有长的很正的,也有造型很特别的,有的物体很新,有的则有些岁月的痕迹,这些都是他们的特征,来抓住这些特征,素描画也会变的更有趣味。④掌握主题生动的描绘铅笔素描的生动,不在于画面是否丰富或者复杂,而是在于画面中的主体物描绘是否生动,也就是它的形状、质感、光线的描绘是否掌握的恰到好处,如果是,那画出的作品自然会很有生气。基本构图法则一般初学者在描绘铅笔素描画作时都会为了如何构图而大伤脑筋,其实构图的种类不外乎几种。构图方法有三个要点:(1)画面主题图形的位置。
扬州八怪指的是清朝中期扬州的八位有个性的画家吗
扬州八怪”究竟指哪些画家,说法不尽一致。有人说是八个,有人说不止八个;有人说这八个,有人说另外八个。据各种著述记载,计有十五人之多。因清末李玉棻《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是记载“八怪”较早而又最全的,所以一般人还是以李玉棻所提出的八人为准。即:汪士慎、郑燮、高翔、金农、李鱓、黄慎、李方膺、罗聘。至于有人提到的其它画家,如阮元、华岩、闵贞、高凤翰、李勉、陈撰、边寿民、杨法等,因画风接近,也可并入。因“八”字可看作数词,也可看做约数。
山顶洞人的文化是我国境内著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吗
北京人又称北京猿人、中国猿人,正式名称为“中国猿人北京种”,现在在科学上常称之为“ 中国直立人”或“北京直立人”,拉丁文学名为Homo erectus 中国华北地区更新世后期的古人类化石。1921年和1923年先后在中国北京房山周口店村龙骨山发现两颗人属(Homo)牙齿;1927年又发现一颗人属的左下臼齿.经当时北京协和医学院解剖科主任,加拿大籍解剖学家步达生(Davidson Black)研究后定名为“北京中国猿人”(Sinanthropus pekinensis)。第一个头盖骨于1929年12月2日下午由我国古生物学家裴文中在“周口店第一地点”发现。1927~1937年共发掘出较完整的头盖骨5个,头骨碎片9块,面骨碎片6块,下颌骨11个,牙齿147颗,股骨干7段,肱骨干2段,左锁骨的内侧半段,以及右月骨1块,并伴有大量动物化石和各种石器,改名北京直立人(Homo erectus pekinenss)。这些珍贵化石,于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全部在几个美国人手中丢失,至今下落不明。1949年以来,又陆续发现了不少北京人的化石,到今已有涉及40多个不同性别和年龄个体的骨骼化石。“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最宽处在左右耳孔的稍上方,眉嵴突出,且左右相连。颅骨正中有矢状脊,后部有发达的枕外隆起,脑量平均1088毫升(根据5个成年人头骨计算)。牙齿粗壮,吻部前伸而无颏。四肢骨接近现代人,已善于直立行走。成年人身高近160厘米,生活在70万年前至20万年前。他们群居在洞穴中,以狩猎为生。伴生动物有洞熊、扁角大角鹿、竹鼠、硕猕猴、德氏水牛等。洞内有灰烬层,层内有烧过的石头,骨头和朴树籽等,表明他们已能用火。洞内发现的石器表明,北京人已能打制不同类型的石器,作为向自然作斗争的工具。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