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中发现了哪些常用的会计处理思路
1个回答
关注
展开全部
首先,先确定该交换是否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涉及补价,在涉及少量补价的情况下,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低于25%(注意不含25%)作为参考。如果高于25%(含25%),则视为以货币性资产取得非货币性资产,适用收入准则等其他一些准则。
1.收到补价的企业收到的货币性资产÷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5%
2.支付补价的企业支付的货币性资产÷(支付的货币性资产+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5%
其次,如果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那么确定其是否具有商业实质: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0-28
你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中发现了哪些常用的会计处理思路
首先,先确定该交换是否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涉及补价,在涉及少量补价的情况下,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低于25%(注意不含25%)作为参考。如果高于25%(含25%),则视为以货币性资产取得非货币性资产,适用收入准则等其他一些准则。1.收到补价的企业收到的货币性资产÷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5%2.支付补价的企业支付的货币性资产÷(支付的货币性资产+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5%其次,如果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那么确定其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1.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这种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金额相同,时间不同(2)未来现金流量的时间、金额相同,风险不同(3)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时间相同,金额不同2.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其三,如果具有商业实质,那么判断其公允价值是否能够可靠计量:公允价值能否可靠计量的判断条件
2.不存在活跃市场但同类或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以同类或类似资产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公允价值3.同类或类似资产也不存在活跃市场,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你的题干里对公允价值已经明确,这一步就不用考虑了。其四,以上确认后,该交换属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体处理方法如下:
1.换入资产的成本方法一: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不含税公允价值+支付的不含税的补价(-收到的不含税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适用条件(1)不含税补价=换入与换出资产的不含税公允价值的差额(2)支付或收到的银行存款(含税补价)=换入与换出资产的含税公允价值的差额方法二: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含税公允价值+支付的含税的补价(-收到的含税补价)-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应支付的相关税费2.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
(1)换出资产为存货的,应当作为销售处理,以其公允价值确认收入,同时结转相应的成本。(2)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3)换出资产为长期股权投资、金融资产的,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记入“投资收益”科目。(4)换出资产为投资性房地产的,以其公允价值确认其他业务收入,同时结转其他业务成本。
3.应支付的相关税费(1)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不包括增值税的销项税额;(2)除增值税的销项税额以外的,如果为换出资产而发生的相关税费,则计入换出资产处置损益;如果为换入资产而发生的相关税费,则计入换入资产的成本多项资产的交换一般处理思路:先确定换入的多项资产的入账价值总额,以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加上支付的补价、相关税费或减去收到的补价等确定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总额。 再按照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比例来分配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总额,以确定换入各个单项资产的入账价值。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