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前景与风险有哪些内容
展开全部
第三方支付前景
(一)第三方支付发展情况。第三方支付是指非金融机构作为中介机构,在收、付款人之间提供的货币资金转移服务。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崛起,为创新支付业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为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二)第三方支付制度体系。随着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快速发展,部分支付组织为抢占市场份额,不顾市场规范和行业自律,存在扰乱市场行为和资金风险隐患。
人民银行作为支付行业管理机构,出台了一系列加强行业监管的制度办法,通过法律法规、市场竞争等手段逐步完善行业规则,实现行业自律。一系列法规相继出台,对第三方支付机构提出了规范内控制度,完善业务核心系统及网络安全,严格规范管理业务发生,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以及加强对客户信息安全等要求。以上各项规章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正逐步建立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管理的制度体系。
风险
(一)资金管理风险。第三方支付机构在买卖双方发生交易但尚未完成的时候,会在一段时间内保留交易资金,现有制度规范中,未对此类资金用途和管理方式有具体规定。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在保留资金期间产生利息收入,虽然法律规定资金未转至卖方前,资金所有权及利息属于买方,但作为保管方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未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利息分配。央行发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也未对利息归属予以明确。同时第三方支付机构是否有资金支配的权力尚不明确。
目前,大多数第三方支付机构未向用户公开资金的管理状态,无纸化网络支付交易存在无凭证的留存的状况,数据一旦消失,责任分担不清。
(二)信息泄露风险。根据国际通行规则,需要以匿名的形式使用电子现金,从而有效保证消费隐私和安全。但国内互联网消费环境对于消费者信息的保护却非常薄弱,大量用户信息掌握在少数支付公司手中,公众无法得知哪些人可以获知和如何利用这些信息,从而对公众信息安全造成危害。2014年3月22日,**漏洞报告了携程网在处理用户支付信息上存在可被"骇客"任意读取的风险,大量用户银行卡信息遭泄露。
这一事件暴露了当前第三方支付机构在保护用户信息及交易安全方面的安全隐患,一定程度上影响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发展。目前,第三方需要实名认证客户,收集了海量的客户个人信息,信息安全保障环节都是第三方支付机构自行管理,监管部门基本没有建立具体的制度和规定来约束第三方支付机构如何使用、储存和保护客户信息不被泄露。
(三)洗钱风险。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不断壮大和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张,已经将业务触角延伸到传统金融领域,比如转汇贷等。客户无需与第三方支付机构面对面"开户",支付机构对客户的"了解"也仅通过身份证件单一核实,同时也提供洗钱资金转移和分解的便利条件,加大了洗钱风险的可能性。
(四)制度冲突。第三方支付行业的法律地位不明朗,一项法律的制定需要逐步完善,基于这种较长的周期性,法律对第三方支付行业的约束性势必会滞后,不匹配行业发展的速度,而且对于风险的预见性也较差。现行制度中,对未保护客户商业秘密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仅能处以警告或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处罚力度的薄弱也体现了监管制度威慑力缺乏,自然也不利于第三方支付行业的规范和持久发展。
(一)第三方支付发展情况。第三方支付是指非金融机构作为中介机构,在收、付款人之间提供的货币资金转移服务。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崛起,为创新支付业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为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二)第三方支付制度体系。随着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快速发展,部分支付组织为抢占市场份额,不顾市场规范和行业自律,存在扰乱市场行为和资金风险隐患。
人民银行作为支付行业管理机构,出台了一系列加强行业监管的制度办法,通过法律法规、市场竞争等手段逐步完善行业规则,实现行业自律。一系列法规相继出台,对第三方支付机构提出了规范内控制度,完善业务核心系统及网络安全,严格规范管理业务发生,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以及加强对客户信息安全等要求。以上各项规章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正逐步建立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管理的制度体系。
风险
(一)资金管理风险。第三方支付机构在买卖双方发生交易但尚未完成的时候,会在一段时间内保留交易资金,现有制度规范中,未对此类资金用途和管理方式有具体规定。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在保留资金期间产生利息收入,虽然法律规定资金未转至卖方前,资金所有权及利息属于买方,但作为保管方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未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利息分配。央行发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也未对利息归属予以明确。同时第三方支付机构是否有资金支配的权力尚不明确。
目前,大多数第三方支付机构未向用户公开资金的管理状态,无纸化网络支付交易存在无凭证的留存的状况,数据一旦消失,责任分担不清。
(二)信息泄露风险。根据国际通行规则,需要以匿名的形式使用电子现金,从而有效保证消费隐私和安全。但国内互联网消费环境对于消费者信息的保护却非常薄弱,大量用户信息掌握在少数支付公司手中,公众无法得知哪些人可以获知和如何利用这些信息,从而对公众信息安全造成危害。2014年3月22日,**漏洞报告了携程网在处理用户支付信息上存在可被"骇客"任意读取的风险,大量用户银行卡信息遭泄露。
这一事件暴露了当前第三方支付机构在保护用户信息及交易安全方面的安全隐患,一定程度上影响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发展。目前,第三方需要实名认证客户,收集了海量的客户个人信息,信息安全保障环节都是第三方支付机构自行管理,监管部门基本没有建立具体的制度和规定来约束第三方支付机构如何使用、储存和保护客户信息不被泄露。
(三)洗钱风险。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不断壮大和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张,已经将业务触角延伸到传统金融领域,比如转汇贷等。客户无需与第三方支付机构面对面"开户",支付机构对客户的"了解"也仅通过身份证件单一核实,同时也提供洗钱资金转移和分解的便利条件,加大了洗钱风险的可能性。
(四)制度冲突。第三方支付行业的法律地位不明朗,一项法律的制定需要逐步完善,基于这种较长的周期性,法律对第三方支付行业的约束性势必会滞后,不匹配行业发展的速度,而且对于风险的预见性也较差。现行制度中,对未保护客户商业秘密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仅能处以警告或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处罚力度的薄弱也体现了监管制度威慑力缺乏,自然也不利于第三方支付行业的规范和持久发展。
已赞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