裤装结构设计有哪些原理?分别如何表现的?
1个回答
关注
展开全部
裤装结构设计有原理,表现如下:1. 利用褶、省的设计,提高腰部的合体度。裤子褶、省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腰围和臀围差数的存在,褶、省的大小、数量及位置与腰臀差有着密切的关系。褶主要是掩盖体形,省则主要是突出体形,是表现人体曲面的重要手段。因此,裤子前裤片一般采取打褶处理,而后裤片为突出臀部造型,通常采用收省处理。2. 确定立裆深尺寸、后中线倾斜度、后翘尺寸、裆宽度和裆弯度、落裆大,满足裆部的舒适度。裆部是裤子的基本结构,处理得好不好直接影响裤子的外观效果、合体程度及运动功能。因此,深入了解裆部的构成原理十分重要。(1) 立裆深尺寸的设定。立裆深又叫做直裆长、上裆长、股上长,它的尺寸设定与人体身高和臀围有关系,并直接影响裤子的合体度、运动效果和造型风格。如果立裆深太短,成品裤子的裆部与人体没有空间,容易出现勾裆现象;立裆太长,成品裤子的裆部与人体空间过大,容易在人体运动时对裤腿形成牵拉,产生吊裆现象,影响运动和美观。立裆深尺寸的设定可以通过测量的方法获得,也可以通过计算来获得。(2) 后中线倾斜程度的设定。臀围与腰围的差数、臀凸的大小、裤子的宽松度都是影响后中线倾斜度的重要因素。臀腰差越大,臀部越丰满,臀部前屈活动所造成的后身用量越多,后中线的倾斜度越大;相反,臀腰差越小,后中线倾斜度也就越小。臀凸越大,臀肌越发达,后中线的倾斜度就越大。相反臀凸越小,臀肌越扁平,后中线的倾斜度就越小。较贴体的裤子,当人体运动时带动裤片的程度越明显,后中线的倾斜度越大;宽松的裤子,当人体运动时带动裤片的程度相对较小,后中线的倾斜程度也应小一些。后中线的倾斜度的确定一般通过计算得出。计算方法有:角度法、比值法、分割法、比例法。也可以凭经验直接用比值法,如正常体型的后中线倾斜量为15:3左右;凸臀体的后中线倾斜度为15:4左右;平臀体的后中线倾斜度为15:1.5左右。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4-01-26
裤装结构设计有哪些原理?分别如何表现的?
亲爱的读者,裤装结构设计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其表现如下:
1. 利用褶、省的设计,提高腰部的合体度。
裤子褶、省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腰围和臀围差数的存在。褶、省的大小、数量及位置与腰臀差有着密切的关系。褶主要是为了掩盖体形,而省则主要是为了突出体形。它们是表现人体曲面的重要手段。因此,裤子前裤片一般采取打褶处理,而后裤片为突出臀部造型,通常采用收省处理。
2. 确定立裆深尺寸、后中线倾斜度、后翘尺寸、裆宽度和裆弯度、落裆大,以满足裆部的舒适度。
裆部是裤子的基本结构,处理得好不好直接影响裤子的外观效果、合体程度及运动功能。因此,深入了解裆部的构成原理十分重要。
(1) 立裆深尺寸的设定。
立裆深又叫做直裆长、上裆长、股上长。它的尺寸设定与人体身高和臀围有关系,并直接影响裤子的合体度、运动效果和造型风格。如果立裆深太短,成品裤子的裆部与人体没有空间,容易出现勾裆现象;立裆太长,成品裤子的裆部与人体空间过大,容易在人体运动时对裤腿形成牵拉,产生吊裆现象,影响运动和美观。立裆深尺寸的设定可以通过测量的方法获得,也可以通过计算来获得。
(2) 后中线倾斜程度的设定。
臀围与腰围的差数、臀凸的大小、裤子的宽松度都是影响后中线倾斜度的重要因素。臀腰差越大,臀部越丰满,臀部前屈活动所造成的后身用量越多,后中线的倾斜度越大;相反,臀腰差越小,后中线倾斜度也就越小。臀凸越大,臀肌越发达,后中线的倾斜度就越大。相反臀凸越小,臀肌越扁平,后中线的倾斜度就越小。较贴体的裤子,当人体运动时带动裤片的程度越明显,后中线的倾斜度越大;宽松的裤子,当人体运动时带动裤片的程度相对较小,后中线的倾斜程度也应小一些。后中线的倾斜度的确定一般通过计算得出。计算方法有:角度法、比值法、分割法、比例法。也可以凭经验直接用比值法,如正常体型的后中线倾斜量为15:3左右;凸臀体的后中线倾斜度为15:4左右;平臀体的后中线倾斜度为15:1.5左右。
(3) 后起翘尺寸的设定
为了适应人体下肢蹲、起、走、坐的需要,除应当调整立裆深尺寸、后中线倾斜度外,还要根据裤子的功能、人体的体形特征等增加适量的后腰起翘。一般情况下,正常体形或合体型裤子的后翘高度取2.5cm左右为宜;凸臀体形或贴体型裤子的后翘高度取3cm左右为宜;平臀体形或宽松型裤子的后翘高度取1.5cm左右为宜。后翘高度与后中线倾斜度成正比,即后中线倾斜度越大,后翘高度就相对较大;后中线倾斜度越小,后翘高度相对较小。如果后翘过高,人体站立时后腰至臀部起涌;后翘过低,裤子则向下坠。
(4) 裆部宽度的设定和裆弯的设计
在正常体裤子结构中,臀围越大,横裆越宽。根据人体裆部特征,裆部弯线的弧度一般为前高后低,前缓后弯,而后裆弯度与后中线的倾斜度又有密切联系,后中线倾斜角度越大,后裆弯度越趋于平直;反之越弯曲。
(5) 落裆的设定
后裤片落裆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人体裆部结构造成的。后裤片横档位置要在前裤片横裆线的基础上下落1~1.5cm。
3、调整裤中线的位置,平衡裤子的造型
裤中线又叫做烫迹线、挺缝线。它是裤子结构设计中最重要的辅助线,主要起到对称平衡裤片的作用。裤中线的成型线分为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前、后裤中线都是直线形;另一种是前裤中线为直线形,后裤中线为合体型的形式。前一种是裤子结构的基本框架,分别位于前、后横裆线的1/2处。而后一种的后裤中线位于后横档线宽中点的1/2向侧缝偏移0.5~2cm。偏移量越大后裤中线越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