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以书评家的名义撰写优缺点
1个回答
关注
展开全部
您好!《三国演义》描写了东汉末年社会动荡、群雄逐鹿,魏蜀吴三国鼎立,最后归于一统的历史画面,场景宏大,情节复杂,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明珠。《三国演义》的作者具有非凡的叙事才能,详略张弛,纵横开合,都处理得极为恰当。其对几次大战的全景式描写,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写得波澜起伏、跌宕曲折,读来惊心动魄,将简略的史实演义得生动细致,令人叹为观止。
《三国演义》刻画了近200个人物,个个堪称艺术典型。诸葛亮是“贤相”化身,他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质和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出于圣贤而近乎神。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被后人奉为神灵,即所谓武圣人关老爷。书中有两位政治家是被脸谱化了的,一个是刘备,被塑造成为仁民爱物、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而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则被塑造成一位“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奸雄,一个野心家和阴谋家。鲁迅曾说,孔明被写得过于智慧而“近妖”,刘备则被写得过于仁厚而“近伪”。后人对此,已有了比较公允客观的评价。
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称:“因为三国的事情,不像五代那样纷乱;又不像楚汉那样简单;恰是不简不繁,适于作小说。而且三国时的英雄,智术武勇,非常动人,所以人人都喜欢取来做小说底材料。”《三国演义》在民间的普及和流传,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其接近于白话的文言,浅显易懂,稍微识些字的人就能阅读。
中国的`长篇小说,几乎都是前紧后松,下半部不如上半部精彩。《三国演义》是这样,《水浒传》《西游记》是这样,就连结构精美的《红楼梦》也是如此。这一点,和西方的长篇小说很不同,后者几乎都是结尾好,情节紧扣,高潮总是放在最后。《三国演义》的前33回,写了从桃园结义到曹操统一北方的24年,十分精彩。从刘备的三顾茅庐到诸葛亮死于五丈原的27年,也写得很好。而以后的46年,只用了15回半就草草收场,文笔也不怎么精彩。以西蜀为例,从六出祁山到九伐中原,一次不如一次写得好。
究其原因,不是中国小说家不懂得“高潮一过戛然而止”的道理,而是因为《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这些故事,原本都来自元明的坊间说书人的唱本,一段一段的,罗贯中、施耐庵等作者将这些精彩的段落连缀起来,首尾连接,次第贯串,在不失历史大致的前提下,将全部故事讲完整。于是,长篇虽然完成,但后边越来越松。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2-08-13
三国演义以书评家的名义撰写优缺点
《三国演义》以小读者的角度联系阅读经验,生活实际
您好!《三国演义》描写了东汉末年社会动荡、群雄逐鹿,魏蜀吴三国鼎立,最后归于一统的历史画面,场景宏大,情节复杂,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明珠。《三国演义》的作者具有非凡的叙事才能,详略张弛,纵横开合,都处理得极为恰当。其对几次大战的全景式描写,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写得波澜起伏、跌宕曲折,读来惊心动魄,将简略的史实演义得生动细致,令人叹为观止。《三国演义》刻画了近200个人物,个个堪称艺术典型。诸葛亮是“贤相”化身,他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质和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出于圣贤而近乎神。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被后人奉为神灵,即所谓武圣人关老爷。书中有两位政治家是被脸谱化了的,一个是刘备,被塑造成为仁民爱物、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而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则被塑造成一位“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奸雄,一个野心家和阴谋家。鲁迅曾说,孔明被写得过于智慧而“近妖”,刘备则被写得过于仁厚而“近伪”。后人对此,已有了比较公允客观的评价。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称:“因为三国的事情,不像五代那样纷乱;又不像楚汉那样简单;恰是不简不繁,适于作小说。而且三国时的英雄,智术武勇,非常动人,所以人人都喜欢取来做小说底材料。”《三国演义》在民间的普及和流传,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其接近于白话的文言,浅显易懂,稍微识些字的人就能阅读。中国的`长篇小说,几乎都是前紧后松,下半部不如上半部精彩。《三国演义》是这样,《水浒传》《西游记》是这样,就连结构精美的《红楼梦》也是如此。这一点,和西方的长篇小说很不同,后者几乎都是结尾好,情节紧扣,高潮总是放在最后。《三国演义》的前33回,写了从桃园结义到曹操统一北方的24年,十分精彩。从刘备的三顾茅庐到诸葛亮死于五丈原的27年,也写得很好。而以后的46年,只用了15回半就草草收场,文笔也不怎么精彩。以西蜀为例,从六出祁山到九伐中原,一次不如一次写得好。究其原因,不是中国小说家不懂得“高潮一过戛然而止”的道理,而是因为《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这些故事,原本都来自元明的坊间说书人的唱本,一段一段的,罗贯中、施耐庵等作者将这些精彩的段落连缀起来,首尾连接,次第贯串,在不失历史大致的前提下,将全部故事讲完整。于是,长篇虽然完成,但后边越来越松。
虽然如此,说书人和读书人还是喜欢的,前者可以根据他们的本子将整个故事讲个完整。此书一出,曲艺场中就多了一种说书人。这种人把长篇小说放在桌子上,一边说,一边一页一页地揭书,因为他们记不准确情节,所以离不开书本,这种人被称为“揭张子”。可以这么说:罗贯中、施耐庵给了这些人混口饭吃的方法。至于读者,虽然觉得书的后部分情节稀松,但各种人物都一一见了始终,也算是如愿了。希望能够帮到您,期待您的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