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而上学通俗解释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1、形而上学是指分析事物发展的唯心主义者。所谓“理想主义”,就是凭空对事物进行分析或凭自己的主观来定论事物的是非。理想主义与唯物主相反。唯物论是根据观察事物发展的规律来分析情况而得出的结论。
所谓“形而上学”,是指唯心主义凭个人的主观愿望来定论事物的对错,不应纳用。
2、“形上”是一个哲学名词,源于《易经·系辞》原句“形而上者谓道,形而下者谓器”。儒家哲学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指无形或未成形体的东西,与“形而下”表示有形或成形之物对称
3、“形上”谓之“道”,“形上”谓“器”。所以,我们所说的“形”就是“物”,“物”就是“物”的“物”,所以,所谓“物”的具体意思就是“道”。中国人非常重视这一“道”,认为它起着主导作用,主宰了地上所有的“形”、“器”、“象”。
什么是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作为一个哲学词汇,算是一个非常有意思、贴切的舶来品翻译。哲学词汇的翻译相对于那些一般国内没有的物品,如“jeep”翻成吉普的音译,要麻烦许多。
因为哲学本来就是概念、定义、思考的学问,如果词汇不能精准,很容易导致思绪混乱,所以哲学词汇的翻译应该是更注重“信达雅”的一类。
“形而上学”这个名称来自于《易经·系辞》中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日本哲学家井上哲次郎翻译的,严复翻译成为“玄学”,实际上原文“metaphysics”直译的话是“在物理学之后”的意思。
“metaphysics”是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一部著作的名称。后人整理他遗作时,给他所有的手稿按照知识门类做排序,其他手稿之间都有逻辑关系,唯独有这份手稿难以归类。
于是人们把这份手稿放在了《物理学》后面,并且简单粗暴地以“metaphysics”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