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好习惯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摘要 1、言传身教,形成内在动力有了内在动力,不用父母催促,孩子会自发、自动地去做事情。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基础,给孩子形成一种氛围,因为孩子是通过观察和模范来学习的,比如爸爸在家经常玩游戏,那孩子就会去模仿爸爸的行为,用玩游戏的方式消磨时间,反之,如果爸爸妈妈在家经常在家读书,经常讨论书中的内容和有趣的观点,孩子在这样一个阅读的氛围中长大,他就会自然而然喜欢上阅读,这样日复一日的重复,让孩子习惯这样的方式,慢慢这样的习惯就会内化为孩子的一部分,形成他的内在动力,他习惯了每天读书,他就觉得读书是自然的、轻松的、快乐的事情,如果你不让他看书,他反而不知道要做什么,觉得很难受。对于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孩子,他就会觉得读书是一件枯燥、无聊、乏味的事情。习惯养成的基本路径:通过日常习得—进行大量重复—内化成持久、稳定的行为模式。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2-10-01
如何培养孩子好习惯
1、言传身教,形成内在动力有了内在动力,不用父母催促,孩子会自发、自动地去做事情。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基础,给孩子形成一种氛围,因为孩子是通过观察和模范来学习的,比如爸爸在家经常玩游戏,那孩子就会去模仿爸爸的行为,用玩游戏的方式消磨时间,反之,如果爸爸妈妈在家经常在家读书,经常讨论书中的内容和有趣的观点,孩子在这样一个阅读的氛围中长大,他就会自然而然喜欢上阅读,这样日复一日的重复,让孩子习惯这样的方式,慢慢这样的习惯就会内化为孩子的一部分,形成他的内在动力,他习惯了每天读书,他就觉得读书是自然的、轻松的、快乐的事情,如果你不让他看书,他反而不知道要做什么,觉得很难受。对于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孩子,他就会觉得读书是一件枯燥、无聊、乏味的事情。习惯养成的基本路径:通过日常习得—进行大量重复—内化成持久、稳定的行为模式。
2、确定目标,及时强化我们看到外在是孩子的行为表现,在内看到的是他的心智模式,我们在对孩子言传身教的同时,也要进行语言上的引导,对孩子好的表现和行为,及时地鼓励和赞扬,进行强化。明确的、具体的小目标,更容易实现,目标定的太大,孩子会觉得自己无法完成,有压力,没有去改变的动力。比如我们想让孩子早晚刷牙、饭前洗手、睡前洗澡,这些要求放在一起就太多了,可以先选择一个小的容易完成的,像饭前洗手,只要孩子做到了、有进步,爸爸妈妈就要及时表扬,强化孩子积极、正向的行为。这里要注意,在和孩子制定目标的时候,一定要和孩子商量好,不能是爸爸妈妈单方面定目标,强制孩子去执行,要获得孩子的认可和支持,双方达成一致。确定好目标,及时强化,就能让孩子找到成就感。
3、制定计划,落实具体化确定好目标,我们还要帮助孩子一步一步制定计划,这个计划一定要是具体的,可操作的,爸爸妈妈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因为如果孩子做不到的话,他就会产生挫败感,容易放弃,这是不利于习惯养成的,而且会破坏孩子想要改变的内在动力。我们可以用循序渐进的、难度逐渐增加的方式,让孩子在操作的过程中,一点一点找到成就感,加上及时的鼓励、认可和表扬,进行强化,他就可能主动去寻找更有调整性的目标。
4、关键前三天,重在一个月要形成一个新的习惯,前三天是非常难受的,过了前三天,这种不舒适的感觉就会逐渐减轻,能够坚持一个月左右,这个习惯就基本形成了。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我们不能过多地批评、指责和道德绑架。相反,可以给孩子设定奖励制度,强化孩子的正向行为。研究表明,正向强化比惩罚更有持续效果。孩子们特别容易迷恋上游戏,因为在游戏中,奖励比惩罚要多,所以我们要用鼓励、肯定等正向强化措施,让孩子在摇摆不定,想要放弃的时候,再坚持一下。而且,强化措施要及时,同样的鼓励语言或鼓励措施,在好的行为发生后及时鼓励、及时强化,效果要远远大于隔了一段时间再去强化。每当孩子在习惯调整方面有努力时,我们马上要给予鼓励和肯定,直到达成习惯调整的目标。
5、合力首先我们的各个家庭成员之间要合力,在实际生活中,通常家庭成员之间对孩子是存在有不同的要求和标准的,比如爸爸妈妈正在努力培养孩子新的习惯,爷爷奶奶说太累了,今天就先玩一天吧,这样就会让孩子钻空子,所以家庭内部一定要合力。同时家庭和学校之间也要做到合力,我们可以和老师沟通:我们最近在培养孩子好习惯,有很大的进步,让孩子在班级里面展示展示,老师再给一些鼓励和表扬,这样也能让孩子找到成就感,他会更有动力去坚持。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一次只培养一个习惯,这一点可以说至关重要。
如何让孩子改掉坏毛病
法宝一:换位思考。用希望孩子对你的态度对待孩子,是育儿的黄金法则。如家长起晚了,急忙把孩子叫醒洗漱。孩子动作稍有迟缓,家长就不停地催孩子“快点,要迟到了”。家长睡过头催促孩子,会让他变得爱推卸责任,也不太会应对压力,紧张时手足无措也就不足为奇。所以,孩子行为不好时,家长首先要换位思考,想想自己有没有当过“坏榜样”;其次,用爱和尊重包容孩子,孩子才能学会用这样的态度生活。  法宝二:气消了再讲道理。家长的管教总能招来孩子的顶嘴,此时往往火上浇油。但孩子对家长“不敬”,不一定就是“大逆不道”。孩子也有喜怒哀乐,家长没必要因此火冒三丈。且成年人都会在最亲近和最信任的人面前表现出最“坏”的一面,何况是孩子。当然,孩子顶嘴并非是可以接受的习惯,家长不妨试着平静而坚决地对他们说:“你这样的态度让我没法跟你说话,而且你这样跟我说话是不可接受的。”随后不再继续回应,等双方都平静下来,再跟孩子讲道理。
法宝三:不随意许诺好处。当家长耗尽理智与耐心也无法安抚孩子,就可能会利诱,如承诺买玩具等。但随意给好处只能让孩子暂时停止捣乱,甚至学会如何“操纵”家长。聪明的家长会冷处理:等孩子哭闹累了,再讲道理。同时,也要注意别用物质奖励激励孩子学习,因为学习是孩子应做的,不能当条件来提。  法宝四:“不”就是“不”。有些家长溺爱孩子,任何要求都会满足,从不说“不”。但许多孩子往往不能准确区分“想要的”和“需要的”。家长没义务让孩子事事满意,所以要学会坚定地说“不”,并告知说“不”的合理原因。不要过多地讨价还价。否则,孩子会认为“不”并没那么坚定,从而使出各种招数,直到家长让步。  法宝五:多陪孩子。孩子调皮捣蛋,有时是希望引起家人注意。若被孩子缠得焦头烂额,可试着停下手中工作,问他想做什么,是陪着玩球,还是一起读书。家长应将陪孩子当成生活的固定部分,如每周带孩子看电影、逛书店,每晚和孩子谈心,主动给孩子关注。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