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人读书方法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1.、诸葛亮:“观其大略”读书法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没有钻进书堆,死记硬背,而是泛读大概,撷取精华,掌握其实质。读书务求大略、得其精髓的诸葛亮则成为一代贤相。
2、陶渊明:“会意”读书法
晋代文学家陶渊明读书时注意抓住重点,去繁就简。实际上,他追求的是读书会意,着重领会书中深含的旨意,而不死抠个别字句。
3、苏轼:“八面受敌”读书
宋朝著名文学家苏轼读一本好书可以每次只带着一个目标去读,或只就一个方面的问题去探求、研究,而不是同时涉及其它的目标或问题。所以,每一本好书都需要好好读它几遍,日久天长,必有所获。
4、郑板桥:“精当”读书法
清代书画家郑板桥读书有选择,选好书,读精品;要适合自己的水平和工作需要。读书贪多不求精,就会胸中撑塞如麻;读书求精不求多,才能读到书里去,抓住要领,但不等于深刻理解及全部掌握。
5、欧阳修:“计字日诵”读书法
北宋文豪欧阳修每日定量计字,细水长流,集腋成裘,欧阳修的亲身实践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