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品德课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前提。只有在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保证下,学生才能学会认知、学会合作、学会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最终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这个学期我一直承担二年级的《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在平时我特别重视培养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因为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育教学经验,我深切地感到对学生行为的规范、指导、激励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二年级是学生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教师只有抓住习惯养成的良好契机,施展教育教学的魅力,才能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一、诵读儿歌,规范行为 一年级学生要养成的习惯涉及到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课前、上课、放学、作息 ……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无一不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教育,如此多的“该”与“不该”,往往使刚入学的小学生应接不暇,单凭老师的说教很难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而朗朗上口、生动有趣的儿歌,对一年级学生来说颇具吸引力,深受学生喜欢。为此我就根据思品课上的内容编成儿歌,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要求。如:上课铃声响后,让学生极快的安静下来,进入课前准备状态,我教学生吟唱:“上课铃声响,快快进课堂,上课守纪律,坐正看前方。” 在儿歌的带动下,学生会由喧闹变为安静。站队集合时,学生会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我是守纪小标兵,站起队来快、静、齐”。规范学生的写字姿势时,我会出示儿歌:“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桌子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脚在桌下一肩宽。”这样把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要求编成儿歌,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符合小学生心理生理特点。而适时的让学生诵读,不知不觉中良好的行为得到规范和强化。
二、言传身教,指导行为 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是成人社会最具影响力的代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标准。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规范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 (一)语言引导 在一年级学生的心目中,老师在他们的心目中是几近神圣和完美的,他们对教师特有的期望和依赖,往往是他们在观察老师时会产生一种“放大效应”和“模仿效应”。也就是说,老师一言一行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我们要规范学生行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充分注意这种“放大”和“模仿”效应。在与学生、同事的交往中,教师要特别重视语言内在和外显的教育、引导作用,要讲普通话、使用文明语,注意语言的感染力和亲和力,成为学生仿效的榜样。如:老师在使用 “谢谢”、“ 对不起” 、“没关系”等文明用语时,要真诚,发自于内心;家长朋友来访时,要热情招呼,亲切问候,使学生在自觉不自觉中受到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文明用语习惯。 (二)行为示范 小学生有着极强的向师性,人们常说 ,学生身上有着老师的影子。因此老师举手投足间都孕育着教育。在上思品课时,我一直注意自身行为的细节。当地面有纸时,我总是赶紧捡起,教室桌凳歪斜时,我总是摆整齐,讲桌不整洁时,我总是清理干净……这一切,学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慢慢地学生都会照着我的样子去做。当我一走进教室时,学生马上捡起会捡起教室地面上的纸,如果工具没有摆放整齐时,总有学生去摆放好,告诉他们到办公室,如果教师门关起来,要轻轻地敲门,知道怎样做才不打扰别人 。 我们只有注意从最细微的事入手,用行为指导学生,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不仅在一时一事上养成好习惯,还能举一反三,各方面都做的很好。
三、积极评价,激励行为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儿童都有希望获得被认可的天性”。面对学生的点滴进步,教师都要以欣赏的态度来对待。积极的评价是非常有效的,这种鼓励不只是来自老师的,也可以来自学生自己。平时我在思品课里通过“学生行为自律”活动,评选出“自律小标兵”大力进行表彰。另外还开展的“为自己评奖”“夸夸我自己”等主题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每个同学都可以根据自己行为习惯的养成情况,给自己设置一个让同学们认可的奖项。这种奖励方法避免了表扬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尤其对习惯较差的孩子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大家在努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时,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努力评出一个真实的,让大家认可的自我来。如 “大胆发言奖”“文明礼貌奖"”“不乱扔纸屑奖” ……这一个个自评奖项可以激励学生更好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不断强化,养成行为 由于儿童受年龄特点的制约,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良好行为习惯的最终形成则需要常抓不懈、规范不止。因此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还利用课上剩余的时间让学生背诵《四书五经》,从小引导、规范学生行为的自觉性。通过自律,增强自信,达到自强。并布置家长与孩子在家的共同作业,如:在家你帮妈妈做了哪些事,你能自己刷牙、洗脸、叠被子吗?列成一张表格,让父母给学生打分。这样做也可以使家长有的放矢地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一年级是孩子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关系到孩子今后的成长,关系到孩子在做人、求知的过程中,由他律向自律的过渡,更关系到我们今后为社会输送的小公民的基本素质。因此,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要从娃娃抓起,要常抓不懈。
一、诵读儿歌,规范行为 一年级学生要养成的习惯涉及到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课前、上课、放学、作息 ……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无一不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教育,如此多的“该”与“不该”,往往使刚入学的小学生应接不暇,单凭老师的说教很难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而朗朗上口、生动有趣的儿歌,对一年级学生来说颇具吸引力,深受学生喜欢。为此我就根据思品课上的内容编成儿歌,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要求。如:上课铃声响后,让学生极快的安静下来,进入课前准备状态,我教学生吟唱:“上课铃声响,快快进课堂,上课守纪律,坐正看前方。” 在儿歌的带动下,学生会由喧闹变为安静。站队集合时,学生会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我是守纪小标兵,站起队来快、静、齐”。规范学生的写字姿势时,我会出示儿歌:“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桌子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脚在桌下一肩宽。”这样把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要求编成儿歌,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符合小学生心理生理特点。而适时的让学生诵读,不知不觉中良好的行为得到规范和强化。
二、言传身教,指导行为 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是成人社会最具影响力的代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标准。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规范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 (一)语言引导 在一年级学生的心目中,老师在他们的心目中是几近神圣和完美的,他们对教师特有的期望和依赖,往往是他们在观察老师时会产生一种“放大效应”和“模仿效应”。也就是说,老师一言一行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我们要规范学生行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充分注意这种“放大”和“模仿”效应。在与学生、同事的交往中,教师要特别重视语言内在和外显的教育、引导作用,要讲普通话、使用文明语,注意语言的感染力和亲和力,成为学生仿效的榜样。如:老师在使用 “谢谢”、“ 对不起” 、“没关系”等文明用语时,要真诚,发自于内心;家长朋友来访时,要热情招呼,亲切问候,使学生在自觉不自觉中受到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文明用语习惯。 (二)行为示范 小学生有着极强的向师性,人们常说 ,学生身上有着老师的影子。因此老师举手投足间都孕育着教育。在上思品课时,我一直注意自身行为的细节。当地面有纸时,我总是赶紧捡起,教室桌凳歪斜时,我总是摆整齐,讲桌不整洁时,我总是清理干净……这一切,学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慢慢地学生都会照着我的样子去做。当我一走进教室时,学生马上捡起会捡起教室地面上的纸,如果工具没有摆放整齐时,总有学生去摆放好,告诉他们到办公室,如果教师门关起来,要轻轻地敲门,知道怎样做才不打扰别人 。 我们只有注意从最细微的事入手,用行为指导学生,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不仅在一时一事上养成好习惯,还能举一反三,各方面都做的很好。
三、积极评价,激励行为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儿童都有希望获得被认可的天性”。面对学生的点滴进步,教师都要以欣赏的态度来对待。积极的评价是非常有效的,这种鼓励不只是来自老师的,也可以来自学生自己。平时我在思品课里通过“学生行为自律”活动,评选出“自律小标兵”大力进行表彰。另外还开展的“为自己评奖”“夸夸我自己”等主题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每个同学都可以根据自己行为习惯的养成情况,给自己设置一个让同学们认可的奖项。这种奖励方法避免了表扬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尤其对习惯较差的孩子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大家在努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时,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努力评出一个真实的,让大家认可的自我来。如 “大胆发言奖”“文明礼貌奖"”“不乱扔纸屑奖” ……这一个个自评奖项可以激励学生更好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不断强化,养成行为 由于儿童受年龄特点的制约,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良好行为习惯的最终形成则需要常抓不懈、规范不止。因此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还利用课上剩余的时间让学生背诵《四书五经》,从小引导、规范学生行为的自觉性。通过自律,增强自信,达到自强。并布置家长与孩子在家的共同作业,如:在家你帮妈妈做了哪些事,你能自己刷牙、洗脸、叠被子吗?列成一张表格,让父母给学生打分。这样做也可以使家长有的放矢地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一年级是孩子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关系到孩子今后的成长,关系到孩子在做人、求知的过程中,由他律向自律的过渡,更关系到我们今后为社会输送的小公民的基本素质。因此,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要从娃娃抓起,要常抓不懈。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