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在《祭十二郎文》中,反复提到、无法释怀的内容是什么?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摘要 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被誉为“祭文中的千古绝调”,读来令人心酸不已,文章完全从感性的角度,用边泣边诉的方式,抒发了韩愈对侄儿老成之死的至悲至痛的感情。同是韩愈所作,同是哀祭文体,《祭柳子厚文》则从理性的角度对逝者的一生进行了高度的评价。这两篇文章一篇祭亲人,一篇祭故旧, 俱能不拘一格,极变化之能事,均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可谓一字一泪,血泪满纸。作者把自身郁积的愤懑和感慨都在哀悼和纪念里发泄出来,做成了抒情的美文。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1-15
韩愈在《祭十二郎文》中,反复提到、无法释怀的内容是什么?
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我是落梦老师 您的问题我已经看到了,现在正在整理答案,大概需要三分钟,请您稍等一会儿哦~如果我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还请给予赞,感谢~
《祭十二郎文》对比《柳子厚墓志铭》,有什么不同?
稍等哦,正在为您找答案
韩愈反复提到写此文的目的不在于称颂死者,而在于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寄托自己的哀思。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调骨肉亲情关系。作者与老成,名为叔侄,情同手足,“两世一身,形单影只”。老成先逝,子女幼小,更显得家族凋零,振兴无望。这在注重门庭家道的古代,引起韩愈的切肤之痛是理所当然的。二是突出老成之死实出意外。老成比作者年少而体强,却“强者天而病者全”;老成得的不过是一种常见的软脚病,作者本来不以为意,毫无精神准备,因而对老成的遽死追悔莫及,意外的打击使他极为悲痛。三是表达作者自身宦海沉浮之苦和对人生无常之感,并以此深化亲情。
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被誉为“祭文中的千古绝调”,读来令人心酸不已,文章完全从感性的角度,用边泣边诉的方式,抒发了韩愈对侄儿老成之死的至悲至痛的感情。同是韩愈所作,同是哀祭文体,《祭柳子厚文》则从理性的角度对逝者的一生进行了高度的评价。这两篇文章一篇祭亲人,一篇祭故旧, 俱能不拘一格,极变化之能事,均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可谓一字一泪,血泪满纸。作者把自身郁积的愤懑和感慨都在哀悼和纪念里发泄出来,做成了抒情的美文。
十二郎与韩愈是什么关系?何以因十二郎的故去,可以让韩愈泣不成文?
原因:文章的十二郎是指韩愈的侄子韩老成,“八仙”中著名的韩湘子即是老成之十七子。十二郎与韩愈两人自幼相守,由长嫂郑氏抚养成人,共历患难,因此感情特别深厚。但是长大之后,韩愈本人在外飘泊,与十二郎很少见面。孟郊告知韩老成六月二日已逝,但韩愈又疑问六月二十二日老成还在写信,种种的疑点让韩愈悲从中来。韩愈在文中提到自己的衰老“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从《柳子厚墓志铭》,你可以看到古代知识分子怎样的特质。
《柳子厚墓志铭》是韩愈写给柳宗元的。从这篇文章开头看起,柳宗元出生世家,前面都在讲先人怎样怎样,但韩愈更看重的是这个知识分子自己的生命行为。不为权贵压力所屈服,叫“刚”;敢真正讲话,叫“直”。韩愈总要“文以载道”,给人很大的社会使命责任感;柳宗元则非常空灵。但其实,柳宗元写的关于柳州的小品文时,正处在被外放的状态中。他在独善其身的处境里去完成自己,心里非常压抑,这种压抑可能不亚于韩愈。他写这样空灵的的山水,以及倾向于佛教,都是为了平衡自己巨大的悲愤。但柳宗元人格高贵之处恰恰在于,相比自己受到的政治诬陷,柳宗元看到社会上还有更悲哀、更不幸的一群人。唐代政治集团的斗争牵扯众多,非常残酷,这时候也考验出一个知识分子的有所为、有所不为。如果人变得越来越妥协、越来越懦弱、越来越没有主张,那大概是整个文化的巨大悲剧。韩愈、柳宗元并不对文学进行很多形式上的美化,而是会直接透漏出文化中的严重问题。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