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

1个回答
趣谈心理唐义诚
2023-07-11
知道答主
回答量:1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万
展开全部
一、导语
我们经常能从影视作品和小说中见到这么一种人:
他们的内心就像一个大房间,里面住着很多“房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和想法。
但每次只有一个人能够掌控身体,所以这个人的上一秒和下一秒的表现会有很大差别。
这其实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精神疾病,它就是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俗称为多重人格。

二、正文
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DID),以往被称为多重人格障碍(Multiple-Personality Disorder,MPD)。它是指一种戏剧性的解离性障碍,这种障碍会显示出两种或更多的不同身份或人格,这些不同身份的人格会交替着控制患者的行为。
患有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的人的多个人格之间的记忆不互通,经常会有大段的信息缺失,所以与其交谈的时候不知情的人会认为患者过于健忘或不守信用出尔反尔。而且每一种人格都有自己的个人史,自我形象及姓名,都代表着一种特异和健全的情绪和思维过程,并表示为一种独立稳定的人格。
变动身份与协同意识:从一个人格转换到另一个人格的时间是十分短暂的,而且转换可能十分突然并且很戏剧化。
分离性身份障碍的原因:这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童年遭受的创伤(包括家庭成员的虐待或性虐待),受到创伤后缺乏同情和抚慰,以及对今后受到的创伤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在童年时期遭受创伤且无法保护自己的时候,患者就会创造出一个新人格来代替自己承受痛苦,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多个人格,目前记录分裂人格数量最多的是24个。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一个童年遭受重大创伤的人都会分裂出人格。
治疗:目前还没有一个可以完全治愈多重人格得到疗法,医生有时会让患者的人格之间达成一些协议,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协同工作,保证自身能够有一定的收入以维持日常开销。一般情况下医生会选择催眠疗法减轻人格记忆中的痛苦记忆带来的消极情绪。还有一种常用的疗法就是人格整合,将性格相近的人格逐渐整合为一个,但有时也有人格拒绝整合,甚至拒绝接受自己只是多重人格中的一个,这种人格整合起来非常困难。
如果要达到将病人的人格整合,促成其和谐统一,恢复正常功能,完全消除症状的治疗目标,一般需要每周至少两次,持续3~6年的心理治疗.而人格整合是最为理想的治疗结果。

三、拓展
有许多电影和小说都以多重人格为主题,例如《致命ID》(Identity)、《搏击俱乐部》(Fight Club)或是《分裂》(Split)。但是这次介绍的不是虚构的电影剧情,而是曾经发生过的真实案例,这个案例被记录下来并出版成了小说,它就是由丹尼尔·凯斯(Daniel Keyes)撰写的长篇纪实小说《24个比利》(The Minds of Billy Milligan)。
本书讲述了多重人格患者威廉·斯坦利·米利根(比利,William Stanley Milligan)因犯下了三起强奸案而被警方发现并拘捕,但是自己对于这些案件毫无记忆,之后警方和精神科医生发现了他的多重人格并为其辩护,最终比利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位犯下重罪但无罪释放的嫌犯。
作者丹尼尔·凯斯详细记录了比利的人生经历,而这也是比利第一次向别人敞开心扉。他从小被继父虐待、殴打甚至强奸,为了逃避这些痛苦的记忆,他创造了这些人格。在16岁自杀未遂后,其他人格为了保护自己,也为了保护主人格比利,而选择让他沉睡,这一睡就是七年。
比利的二十四个人格中,只有十个是经常出现的,也是警方和医生一开始只晓得人格们。还有十三个是“不受欢迎的人格”,因为违反了人格们定下的规矩而被禁止出现。
人格之间不但有不同的样貌(据人格自己讲述,在控制身体时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是自己,而非比利这具身体的脸)、口音、性格和技能,还各有分工,例如英国人阿瑟(Arthur)是个理性冷静地人,自修生物学,负责安全情况下决定谁能出现,而南斯拉夫人里根(Ragen)负责危险情况时保护其他人,体格健壮,精通武术。其他人格也有自己的才能和优缺点,在此并不一一赘述,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购买这部小说细细品读。
最终作者丹尼尔·凯斯是在接受了人格整合治疗后出现的整合人格“老师”(The Teacher)的帮助下完成的小说。“老师”作为其他23个人格的融合体,讲话风趣幽默且聪明敏感,对往事拥有近乎完整的记忆。
曾经有人评价比利不过是演技精湛的骗子,这么做不过是想逃离牢狱之灾,也有人认为这一切都是比利自身经历的真正的痛苦,但通过比利的亲朋好友的回忆,大家都认为这一切都是真实的,最终这一切也都随着2014年比利和小说作者丹尼尔双双逝世而无从考证,只留给后人无尽的想象和争论。

四、结语
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并不是像我们想象中那么酷或者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这种患者在全世界也十分少见,但每一位的背后都隐藏着一般人难以想象的痛苦经历。或许我们终其一生也不会遇见一位真正的多重人格,但随着网络的发展,有一些患者选择在网上分享自己的经历,让大众更加了解这个罕见病症的同时,也让我们对孩子的童年经历更加重视,让大众更加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和成长环境。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