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的画与时代关系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2-08-25
丰子恺的画与时代关系
亲爱的!我来为您解答!新中国成立以后,绘画其实不算丰子恺的创作重点,但他从未停歇画笔,依然创作出不少意味深长、带有时代印记的佳作,并且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带领画师们积极表现时代风貌。此次展出的一幅《风波历尽太阳升》,丰子恺绘于1961年七一前夕,就是他新时期的典型作品。寥寥数笔勾勒出两列桨手划着船只逐浪前行,远处,一轮新日呼之欲出,似予人无限希望。展橱里,一只天蓝色外缘搪瓷脸盆是丰子恺亲自绘制的,只见两位学生正拿起洒水壶给小树苗浇着水,配上“努力惜春华”的题字,寓意珍惜大好年华。当时很多老百姓家里都有这样的搪瓷盆,画师们直接参与搪瓷盆图案设计,也是当时画院服务社会的一个部分。1960年,丰子恺在辅导画院首批学员;1960年,丰子恺与王个簃、傅抱石等在十三陵水库写生时合影;1962年,丰子恺在画院与张乐平、颜文梁、贺天健、林风眠、张充仁等艺术界同仁一起鉴赏画作……此次展览中的不少老照片,反映出上海中国画院在丰子恺的带领下热火朝天的开局。丰子恺新时期的绘画,尽管人们不那么熟悉,但无论岁月如何轮转,画中随时代潮汐的抒情表意、对浮世悲欢的低吟浅唱,却是他一以贯之的。比如抗战前期,丰子恺的画恬静淡然,洋溢着对于生活的无限热爱;抗战爆发后,他的画是诗也是匕首,以悲愤的笔触揭露日寇的罪行;新中国成立后,对新社会充满信心的丰子恺又开始描绘和平盛世。对于中国画该何去何从,丰子恺是有过一番透彻思考的。从此次展览展出的丰子恺发表在1934年《人世间》的一篇名为《中国画何必躲在深山里》的文章,即可略见一二。在他看来,奔放的线条、明丽的色彩、强烈的印象、清新的布局,都是中国画技法独特的魅力,将这种技法发展起来,完全可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甚至支配未来世界的画坛。可惜———“为什么现代的中国画专写古代社会的现象”“岂毛笔和宣纸,只能描写古代现象的”。他在文中的很多感叹,如今看来非但不过时,甚至对于时下的艺术家们依然是清冽的提醒。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