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各个学制改革对课程改革分别产生了哪些影响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摘要 2009-11-26
新课程改革是我国在新世纪对基础教育理念和课程体系所采取的一次重大调整, 实践表明此次改革适应了社会的需求,对于发展学生个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新课程改革的意义和理念为基本出发点, 着重阐述了新课程改革对学生个性发展的促进作用, 从新课程所具有的多样性和选择性两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其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根本原因。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2-03-30
我国各个学制改革对课程改革分别产生了哪些影响
还可以解答其他问题吗?
2009-11-26新课程改革是我国在新世纪对基础教育理念和课程体系所采取的一次重大调整, 实践表明此次改革适应了社会的需求,对于发展学生个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新课程改革的意义和理念为基本出发点, 着重阐述了新课程改革对学生个性发展的促进作用, 从新课程所具有的多样性和选择性两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其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根本原因。
可以啊
你就说吧
这个题答案太多了
我想问的是,壬寅学制,葵卯学制,壬子葵丑学制,壬戌学制这些学制颁布了之后,中国的课程发生了哪些改变?
好哒
还有1922学制改革内容,背景,地位
政府要持续升华对改革对象的理解,并增强与公众之间的对话。学前课程改革改革的对象———学前课程,与课程相关的儿童、教师等都是要考虑的要素,尤其是对儿童的看法即儿童观对政府制定教育政策、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有重要的影响。我们对儿童的理解不够,也没有理解到幼儿的游戏、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作用,加上当时社会经济的制约,我们的学前课程重知识传授轻游戏、活动,抹杀了儿童的个性,抑制了儿童的发展。而80~90年代,政府在改革开放思想的浪潮下,在持续借鉴西方先进教育理论、理念和方法的过程中,对儿童、游戏和活动课程有了较充分的理解,在制定教育政策时凸显出理性的考虑。政府在引进的过程中开始考虑到本土的实际,如2001年制定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扩展和深化了以儿童为本的思想,《纲要》的内容围绕“以儿童发展为本”展开,还提出重视儿童的个性发展。两个时期的学期课程改革,同样是政府介入改革,所起的作用却有很大的区别。(2)在课程改革中,政府起指导作用,应为课程改革留有伸缩余地。50~60年代,我们在学习苏联教育经验过程中,要求课程标准化,全国上下一个样,不考虑课程实施所需的条件,同样的课程因为条件不同,实施的结果也不同,课程的评价也不能单一化。80~90年代,我们提出三级课程的概念,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在幼儿园,我们提倡创立有幼儿园实际情况相联系的“园本课程”。我国的学前教育机构的多样化,尤其是一些私立学前教育机构,为办出自己的特色,在学前课程上下了很大的工夫。总来说之,学前课程应该多样化,课程的评价标准也应该多样化。政治、经济对学前课程改革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如何发挥好它们在改革中的作用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你参考一下吧
(1)背景主要是:一是由于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而临时政府的学制已不能适应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在批判传统封建教育的同时,要求实现教育上的民主和平等,要求发展个性、尊重人格,而美国的学制改革及当时正在中国发生重大影响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这一社会需求。1922年9月,教育部顺应形势,召开全国学制会议,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即'壬戌学制'。(2)这一学制有三方面的内容:①作为指导原则的'七项标准',即:发挥平民教育精神;注意个性之发展;力图教育普及;注重生活教育;多留伸缩余地,以适应地方情形与需要;顾及国民经济力;兼顾旧制,使改革易于着手。②'六三三'分段的学校系统,即初级小学四年(从6岁开始),高级小学二年,初级中学三年、高级中学三年;大学四至六年。③四项附则,即:为使青年个性易于发展,得采选科制;为适应特殊之智能,对于天才者之教育应特别注重,其修业年限得变通之;对于精神上或身体上有缺陷者,应施以特殊教育;对于年长失学者,应施相当之补习教育。(3)新学制在以下方面体现了进步性:①缩短了小学年限,有利于初等教育的普及;②延长了中学年限,有利于提高中等教育水平,中学分两段提高了办学的灵活性,也有利于中学普及;③取消大学预科,有利于大学集中力量进行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④在中学实行选科制和学分制,兼顾学生升学和就业。'六三三'制的基本结构,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故被一直延续下来。但是有些方面不大适应中国国情,实施起来有很大困难,后来又作了些调整。
好滴,谢谢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