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梁桥架设技术的发展历程?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摘要 亲,您好。接下来为您解答!原始社会时期在我国浙江余姚出土的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一些木梁柱结构的建筑,从形制来看,它们采用了榫卯和藤索连接房屋构件的方式。从时间上来看,这些建筑建造于距今约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所以可推测,当时的人民已经初步掌握了不同性能材质的组合使用方法,已经具备了建造木梁木柱桥的物质和技术基础。距今约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已经形成了群居的文明,陕西西安的半坡村曾发现了一处总面积高达五万平方米的大型氏族聚落,聚落中住房密集分布有序,周围还有宽达5-6米用于防卫的壕沟。周秦时期从周革殷命到列国纷争、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直至秦始皇一统中国,其间跨越500余年,这是我国古代桥梁的创始时期。西周时期,生产资料及土地私有制的逐步形成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一些著名的桥梁开始出现。但这个时期人们还无法做到遇水架桥,依然处于一种较为原始的渡河状态。到了春秋末期及战国初期,随着冶炼技术日益成熟,铁器丰富了桥梁的选材列表,同时各种建筑物的兴起也对石材的利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了石材的投入使用,原本单一的木柱梁桥形式得以升级,石柱、石梁、石质桥面等全新的构件相继出现并运用到桥梁的建设之中。随着铁器连接券石技术的产生,石拱桥也开始出现了。这一时期的桥梁建筑,不仅结构理论得以提升,施工技术也得以完善,桥梁的使用寿命变长,维修费用也随之大幅缩减。战国之中,秦国吸纳六国英才、兴修水利,重视国家农业、工商业、军事的发展,最终统一了中国,对桥梁发展的贡献可以说居功至伟。两汉时期汉代传承并巩固了秦朝中央集权的政治体系,刘邦一统中国后,汉朝尚处在战争之后的恢复时期,直到文景之治国力才日渐强大。《与人论谏书》记:“汉成帝欲御楼船过渭水,御史大夫薛广德谏曰:“宜从桥,陛下不听,臣自刎以血污车轮陛下不庙矣。”上不说。张猛曰:“臣闻主圣臣直,乘船危,就桥安,虽主不乘危,御史大夫言可听。”汉代承继了战国空心砖墓拱的圆拱,中国的拱桥是从圆弧拱开始的。据考证,中国的圬工拱起始于西汉。在四川一些盛产竹子的地方,当地的人民就地取材创造了竹索桥。至此我国已经具备了梁、拱、索、浮四大桥梁基本体系。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2-10-30
简述梁桥架设技术的发展历程?
亲,您好。接下来为您解答!原始社会时期在我国浙江余姚出土的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一些木梁柱结构的建筑,从形制来看,它们采用了榫卯和藤索连接房屋构件的方式。从时间上来看,这些建筑建造于距今约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所以可推测,当时的人民已经初步掌握了不同性能材质的组合使用方法,已经具备了建造木梁木柱桥的物质和技术基础。距今约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已经形成了群居的文明,陕西西安的半坡村曾发现了一处总面积高达五万平方米的大型氏族聚落,聚落中住房密集分布有序,周围还有宽达5-6米用于防卫的壕沟。周秦时期从周革殷命到列国纷争、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直至秦始皇一统中国,其间跨越500余年,这是我国古代桥梁的创始时期。西周时期,生产资料及土地私有制的逐步形成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一些著名的桥梁开始出现。但这个时期人们还无法做到遇水架桥,依然处于一种较为原始的渡河状态。到了春秋末期及战国初期,随着冶炼技术日益成熟,铁器丰富了桥梁的选材列表,同时各种建筑物的兴起也对石材的利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了石材的投入使用,原本单一的木柱梁桥形式得以升级,石柱、石梁、石质桥面等全新的构件相继出现并运用到桥梁的建设之中。随着铁器连接券石技术的产生,石拱桥也开始出现了。这一时期的桥梁建筑,不仅结构理论得以提升,施工技术也得以完善,桥梁的使用寿命变长,维修费用也随之大幅缩减。战国之中,秦国吸纳六国英才、兴修水利,重视国家农业、工商业、军事的发展,最终统一了中国,对桥梁发展的贡献可以说居功至伟。两汉时期汉代传承并巩固了秦朝中央集权的政治体系,刘邦一统中国后,汉朝尚处在战争之后的恢复时期,直到文景之治国力才日渐强大。《与人论谏书》记:“汉成帝欲御楼船过渭水,御史大夫薛广德谏曰:“宜从桥,陛下不听,臣自刎以血污车轮陛下不庙矣。”上不说。张猛曰:“臣闻主圣臣直,乘船危,就桥安,虽主不乘危,御史大夫言可听。”汉代承继了战国空心砖墓拱的圆拱,中国的拱桥是从圆弧拱开始的。据考证,中国的圬工拱起始于西汉。在四川一些盛产竹子的地方,当地的人民就地取材创造了竹索桥。至此我国已经具备了梁、拱、索、浮四大桥梁基本体系。
亲,为您拓展一下晋朝的出现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然而西晋统一不过50年,随后晋室东迁,偏安东南一隅与北方16国此起彼伏的形势延续了将近100年。晋代帝都洛阳便有几座较为著名的桥梁。《晋书·武帝纪》载:“泰始十年(274)九月,立河桥于富平津。十一月,立城东七里涧石桥。”前者是有名的黄河浮桥,由于当年上游诸桥早废,富平津桥成了黄河上唯一的一座浮桥,而后者是旅人桥。永嘉之乱时,西迁甘肃的吐谷浑在黄河上游建造了河厉桥,这是一座木制的伸臂梁桥,相比于以往的简支木梁,它的跨度足可达到简直梁桥的四倍有余,是木桥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东晋北方16国纷争时期,建设了较多的浮桥,代表性的有洛阳的盟津桥,此桥到了隋唐时期依然被沿用。后赵时期建武二年(336),石虎曾尝试在安阳南黄河灵昌津抛石造桥,但未成行。在南方地区如浙江的绍兴,也有诸如题扇桥、光相桥等数座拱桥。隋文帝杨坚夺取政权后,钦定长安为隋代的都城,在龙首山的南坡兴建了大兴城,并以洛阳做为陪都;唐高祖李渊夺取政权后,沿用了长安城为都城、洛阳为陪都的政策,略有不同的是加设晋阳为北都,与前二者合称“三都”。
已赞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