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为什么说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都xxxxx 定数量商品时愿意接受的最高价格?需求曲线是表示的是在任何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消费者的消费要受到收入的限制。在基数效用论下消费者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商品的价格是由商品的边际效用决定的因此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向下倾斜同时消费者要将有限的收入分配在不同商品的购买上。这就要求消费者所花费的最后一元钱无论是购买哪一种商品所能够获得的边际效用都是相等的只有这样消费者才会停止对消费活动的调整即达到了消费者的均衡。
1个回答
关注
展开全部
(1)厂商实行三级价格歧视的均衡条件是MR1=MR2=MC。
由于Q1=12-0.1P1,所以MR1=120-20Q1。
由于Q2=20-0.4P2,所以MR2=50-5Q2。
从TC=Q^2+40Q,得到MC=2Q+40=2(Q1+Q2)+40=2Q1+2Q2+40。
由式(1)-(4),得:Q1=3.6,Q2=0.4,MR1=MR2=MC=48。
同时还可以得到:P1=84,P2=49,π=TR-TC=TR1+TR2-TC=146。
(2)两个市场统一定价时候,均衡条件是MR=MC。.
这里,由于Q=Q1+Q2=(12-0.1P)+(20-0.4P)=32-0.5P,可得MR=64-4Q.
由式(4)、(5)、(6)得到:Q=4。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2-03-07
38为什么说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都xxxxx 定数量商品时愿意接受的最高价格?需求曲线是表示的是在任何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消费者的消费要受到收入的限制。在基数效用论下消费者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商品的价格是由商品的边际效用决定的因此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向下倾斜同时消费者要将有限的收入分配在不同商品的购买上。这就要求消费者所花费的最后一元钱无论是购买哪一种商品所能够获得的边际效用都是相等的只有这样消费者才会停止对消费活动的调整即达到了消费者的均衡。
您好,您的问题我已经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请稍等一会儿哦~
先生麻烦拍一下原题,我能更清晰地为你解答
稍等
需求曲线是表示的是在任何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消费者的消费要受到收入的限制。在基数效用论下,消费者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商品的价格是由商品的边际效用决定的,因此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向下倾斜,同时消费者要将有限的收入分配在不同商品的购买上。这就要求消费者所花费的最后一元钱,无论是购买哪一种商品,所能够获得的边际效用都是相等的,只有这样消费者才会停止对消费活动的调整即达到了消费者的均衡。
已为你找到答案,望采纳
19世纪80年代着名的奥地利经济学家庞巴维克在其于1888年出版的《资本实证论》中以一个十分通俗的例子做了论证:一5个农民在原始森林中建了一座小木屋,独自在那里劳动和生活。他收获了5袋谷物,这些谷物要用到来年秋天,但不必留有剩余。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衣食无忧,却牢骚满腹,他们总是“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就抱怨”。这使很多学者和官员十分困惑:难道是人们的道德水平在不断地下降吗请用所学的经济学理论解释以上现象。
稍等
据报道,英国科学家说他们破解了人类最大的一个谜团, 真正的幸福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幸福(F )=P+5E+3H 。P 代表个性,包括世界观、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E 代表生存状况,包括健康状况、财政状况和交友的情况;H 代表更高一级的需要,包括自尊心、期望、雄心和幽默感等。有的学者把这一公式进一步简化为:幸福(F )=E/D 。E 代表效用,D 代表欲望。也就是说,幸福与效用成正比,与欲望成反比。但问题是效用特别是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正是这种递减使人们感觉到“天天吃着山珍海味也吃不出当年饺子的香味”。 所谓边际效用,是指该物品在具体合理使用时可能产生的最小效用。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正是按照这一规律活动的。对于这一点,他是一个特别提示:自信考试 诚信做人善于精打细算的人,因而安排了一个在一年内使用这些谷物的计划。一袋谷物是他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第二袋是在维持生存之外来增强体力和精力的。此外,他希望有些肉可吃,所以留第三袋谷物来饲养鸡、鸭等家禽。他爱喝酒,于是他将第四袋谷物用于酿酒。对于第五袋谷物,他觉得最好用它来养几只他喜欢的鹦鹉,这样可以解闷儿。显然,这五袋谷物的不同用途,其重要性是不同的。假如以数字来表示的话,将维持生存的那袋谷物的重要性可以确定为12,其余的依次确定为10、8、6、4。现在要问的问题是:如果一袋谷物遭受了损失比如被小偷偷走了,那么他将失去多少效用?假如损失了一袋谷物,这位农民面前只有一条惟一合理的道路,即用剩下的四袋谷物供应最迫切的四种需要,而放弃最不重要的需要,或者说是放弃边际效用。边际效用由谁来决定呢?庞巴维克发现,边际效用量取决于需要和供应之间的关系。要求满足的需要越多和越强烈,可以满足这些需要的物品量越少,那么得不到满足的需要就越重要,因而物品的边际效用就越高。反之,边际效用和价值就越低。从边际效用理论的角度看,“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是十分正常的。由于经济的发展,人们碗里的肉越来越多,而且很容易满足,对于很多人来讲,肉的边际效用非常低,价值也不高。他们放下筷子骂娘骂得并不是碗里的肉少,而骂的是边际效用高的东西,比如“昨天看戏没有买到最好的票”等。也就是说,人们的生活好了之后,边际效用高的往往是一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诸如医疗服务、物业管理等等软的东西。
设一厂商使用的可变要素为劳动力L,其生产函数为:Q=-001L3+L2+36L式中,Q为每日产量,L是每日投入的劳动小时数,所有市场(劳动市场及产品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单位产品价格为01美元,小时工资为4.8美元,厂商要求利润最大化。
求:(1)厂商每天要雇佣多少小时劳动?
(2)如果厂商每天的固定成本是50美元,那么每天的纯利润是多少?
1)当厂商利润最大时,有W=VMPL=P*MPL=P*dQ/dL即4.8=0.10*(36+2L-0.03L2)解得L=60
(3)利润为=TR-TC=P*Q-FC-VC=P*Q-FC-W*L=0.10×(36×60+602-0.01×603)-50-4.8×60=20元即厂商每天获得的纯利润是22元
已知某垄断厂商利用一个工厂生产一种产品,其产品在两个分割的市场上出售,他的成本函数为TC=Q2+40Q,两个市场的需求函数分别为 Q1=12-0.1P1,Q2=20-0.4P2。求:
(1)当该厂商实行三级价格歧视时,他追求利润最大化前提下的两市场各自的销售量、价格,以及厂商的总利润。
(2)当该厂商在两个市场上实行统一的价格时,他追求利润最大化前提下的销售量、价格,以及厂商的总利润。
(3)比较(1)和(2)的结果。
(1)厂商实行三级价格歧视的均衡条件是MR1=MR2=MC。由于Q1=12-0.1P1,所以MR1=120-20Q1。由于Q2=20-0.4P2,所以MR2=50-5Q2。从TC=Q^2+40Q,得到MC=2Q+40=2(Q1+Q2)+40=2Q1+2Q2+40。由式(1)-(4),得:Q1=3.6,Q2=0.4,MR1=MR2=MC=48。同时还可以得到:P1=84,P2=49,π=TR-TC=TR1+TR2-TC=146。(2)两个市场统一定价时候,均衡条件是MR=MC。.这里,由于Q=Q1+Q2=(12-0.1P)+(20-0.4P)=32-0.5P,可得MR=64-4Q.由式(4)、(5)、(6)得到:Q=4。
比较生产者均衡理论与消费者均衡理论
亲,问题是什么呢
消费者均衡:它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条件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消费者均衡是指在既定收入和各种商品价格的限制下选购一定数量的各种商品,以达到最满意的程度,称为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是消费者使为理论的核心。它是消费者的效益 达到最大化并维持不变的状况表现,消费者此刻处于一种均衡情况。生产者均衡:当某生产者在给定的成本约束下,产出量达到最大时,该生产者就处于均衡状态。另一种说法是,给定总成本,当达到最高的等产量曲线时,生产者就处于均衡状态,此时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线相切。总之, 生产者达到最优的经营状态,生产要素组合达到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