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上的诈骗罪与民事诈骗的区别有哪些?
展开全部
刑法上诈骗罪与民事上欺诈行为的区别是:
1、民事欺诈是指在民事活动中,故意以不真实的情况为真实的意思表示,使对方陷入错误的认识,而作出一定民事行为的意思表示,从而达到发生、变更或消灭一定民事法律关系的不法行为,但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2、而诈骗犯罪行为不产生民事法律关系。
3、行为人是否有实际履行能力是二者在客观方面的区别。如将取得的财物主要用于约定义务的履行,即使客观上未能完全履行的,一般也的认定为民事欺诈。
一、诈骗金额达到100万判多少年
诈骗100万以上的,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诈骗金额特别巨大范围,应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从重处罚或、从轻处罚或减轻处罚。认定诈骗罪如下:
(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
(二)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二者从实质上说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其次,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再次,成立诈骗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之后作出财产处分;欺诈行为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后,行为人便获得财产,从而使被害人的财产受到损害;
(三)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四)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二、保证金不退算诈骗吗
保证金不退不算诈骗。该行为应属于民事经济纠纷,可以向人民法院诉讼解决,或者通过当地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等方法解决。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2、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
3、成立诈骗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之后作出财产处分;
4、欺诈行为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后,行为人便获得财产,从而使被害人的财产受到损害。
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诈骗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1、民事欺诈是指在民事活动中,故意以不真实的情况为真实的意思表示,使对方陷入错误的认识,而作出一定民事行为的意思表示,从而达到发生、变更或消灭一定民事法律关系的不法行为,但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2、而诈骗犯罪行为不产生民事法律关系。
3、行为人是否有实际履行能力是二者在客观方面的区别。如将取得的财物主要用于约定义务的履行,即使客观上未能完全履行的,一般也的认定为民事欺诈。
一、诈骗金额达到100万判多少年
诈骗100万以上的,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诈骗金额特别巨大范围,应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从重处罚或、从轻处罚或减轻处罚。认定诈骗罪如下:
(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
(二)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二者从实质上说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其次,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再次,成立诈骗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之后作出财产处分;欺诈行为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后,行为人便获得财产,从而使被害人的财产受到损害;
(三)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四)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二、保证金不退算诈骗吗
保证金不退不算诈骗。该行为应属于民事经济纠纷,可以向人民法院诉讼解决,或者通过当地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等方法解决。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2、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
3、成立诈骗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之后作出财产处分;
4、欺诈行为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后,行为人便获得财产,从而使被害人的财产受到损害。
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诈骗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已赞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