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
关注

展开全部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3-06-01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什么意思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意思是:(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这句话出自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名著《岳阳楼记》。该句用了互文修辞手法。表示了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处事深远与豁达胸襟。原文选段: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注释: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曾经。求,探求。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之,的。心,思想感情(心思)。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或,近于“或许”“也许”的意思,表委婉口气。异,不同于。为,这里指心理活动。二者,这里指前两段的“悲”与“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此句为互文)。以,因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在朝中做官担忧百姓。意为在朝中做官。庙,宗庙。堂,殿堂。庙堂:指朝廷。下文的“进”,对应“居庙堂之高”。进:在朝廷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