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和个人违反疫情防控措施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展开全部
1、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前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活动;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2、有关单位和部门应当依法按照相关规定采取预防措施,积极消除已发现的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隐患,避免发生严重突发事件,如果有关单位未按规定采取相关预防措施,导致发生突发事件的,有所在地人民政府进行停产停业,吊销执业执照,处以罚款等等处罚。
一、员工隔离算事假吗
不能算事假,如果算事假就不合法。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一条在隔离期间,实施隔离措施的人民政府应当对被隔离人员提供生活保障;被隔离人员有工作单位的,所在单位不得停止支付其隔离期间的工作报酬。同时《突发事件应对法》明确社会安全事件发生时,对于人民政府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如中止人员密集的活动或者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封锁有关场所、道路,查验现场人员的身份证件,限制有关公共场所内的活动;相关单位及个人均应服从,否则均会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造成损害的还应承担相应民事或刑事责任。
二、如果在交通工具上的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如何处理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交通工具上发现根据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需;
要采取应急控制措施的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其负责人应当以最快的方式通知前方停靠点,并向交通工具的营运单位报告。
交通工具的前方停靠点和营运单位应当立即向交通工具营运单位行政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组织有关人员采取相应的医学处置措施。
交通工具上的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由交通工具停靠点的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铁路;
交通、民用航空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依照传染病防治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采取控制措施。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必要的预防措施。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传染病或者接到传染病报告时;对传染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根据调查情况提出划定疫点、疫区的建议,对被污染的场所进行卫生处理;对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并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控制方案。
2、有关单位和部门应当依法按照相关规定采取预防措施,积极消除已发现的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隐患,避免发生严重突发事件,如果有关单位未按规定采取相关预防措施,导致发生突发事件的,有所在地人民政府进行停产停业,吊销执业执照,处以罚款等等处罚。
一、员工隔离算事假吗
不能算事假,如果算事假就不合法。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一条在隔离期间,实施隔离措施的人民政府应当对被隔离人员提供生活保障;被隔离人员有工作单位的,所在单位不得停止支付其隔离期间的工作报酬。同时《突发事件应对法》明确社会安全事件发生时,对于人民政府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如中止人员密集的活动或者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封锁有关场所、道路,查验现场人员的身份证件,限制有关公共场所内的活动;相关单位及个人均应服从,否则均会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造成损害的还应承担相应民事或刑事责任。
二、如果在交通工具上的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如何处理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交通工具上发现根据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需;
要采取应急控制措施的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其负责人应当以最快的方式通知前方停靠点,并向交通工具的营运单位报告。
交通工具的前方停靠点和营运单位应当立即向交通工具营运单位行政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组织有关人员采取相应的医学处置措施。
交通工具上的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由交通工具停靠点的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铁路;
交通、民用航空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依照传染病防治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采取控制措施。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必要的预防措施。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传染病或者接到传染病报告时;对传染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根据调查情况提出划定疫点、疫区的建议,对被污染的场所进行卫生处理;对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并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控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