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实学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衰落与革新,表现出的三大特征是什么
1个回答
关注
展开全部
明清实学,是对明末理学及王学末流所造成的种种积弊进行理性反思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一股思潮。就其理论形态而言,是明清实学学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遵循的一种新的价值取向,注重训考据,倡导修养践履,倾心自然科技,关心国计民生。它是以泛化的儒学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一种学术新形态,在明末开其端,至清代蔚为大观,直至近代仍有余响。主要代表人物有明代的王廷相、李赞、徐光启、方以智等,明清之际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傅山等,以及清代的梅文鼎、颜元、戴震、章学诚、钱大听、王念孙、阮元、龚自珍、魏源等。其主要特点是崇实釉虚、废虚求实,以"实事求是"为旗帜,以"经世致用"为宗旨,书写了颇为壮观的中国古代学术的崭新一页。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2-12-18
清代实学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衰落与革新,表现出的三大特征是什么
清代实学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衰落与革新,表现出的三大特征是什么
明清实学,是对明末理学及王学末流所造成的种种积弊进行理性反思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一股思潮。就其理论形态而言,是明清实学学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遵循的一种新的价值取向,注重训考据,倡导修养践履,倾心自然科技,关心国计民生。它是以泛化的儒学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一种学术新形态,在明末开其端,至清代蔚为大观,直至近代仍有余响。主要代表人物有明代的王廷相、李赞、徐光启、方以智等,明清之际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傅山等,以及清代的梅文鼎、颜元、戴震、章学诚、钱大听、王念孙、阮元、龚自珍、魏源等。其主要特点是崇实釉虚、废虚求实,以"实事求是"为旗帜,以"经世致用"为宗旨,书写了颇为壮观的中国古代学术的崭新一页。
明清实学以"经世致用"为价值核心,在批判程朱理学"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基础上,大力提倡实事求是之学。这表现为两个方面:对理学的空谈心性而言,主张经世致用:对理学的空疏浅陋而言,主张通经博物。具体到对学风的扭转和改变,则是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的:第一,注重研究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明清实学学者贵识时务,重视实效,把天下、邦国、生民之事都作为"当世之务"而深切关注。这种密切联系社会现实而开展学术研究的做法,可以说是明清实学学者的为学宗旨,其精神和内容与理学的空谈学风形成了鲜明对照。第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明清实学学者都提倡勇于任事的精神。潘未称道顾炎武曰:"事关民生国命者,必穷源溯本,讨论其所以然。"顾本人更是早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迈名言。黄宗羲也说:"扶危定倾之心,吾身一日可以未死,吾力一丝有所未尽。”
这种精神,可以说是对时代和社会的一种责任感的概括。第三,致力创新的精神。明清实学学者们要求独立思考,有所创新,绝不蹈袭古人,重复陈言。顾炎武批评明代学风弊病时说:"有明一代之人,其所著书,无非窃盗而已。"强调凡所做学问,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颜元则强调"立言但论是非",反对"附和雷同";唐甄提倡"言我之言",贵在己出,强烈地反对蹈袭古人。不袭古人,独立思考,贵在创新的精神,使明清实学家均能在各自的学术领域别开生面。第四,研究课题的扩大。明清实学跳出了理学道德性命的范围,把学术研究的范围从儒家经典扩大到了自然、社会和思想文化领域,天文、地理、河漕、山岳、风俗、兵革、田赋、典礼、制度等,皆在研究之列,其对象几乎涉及社会的一切方面﹣﹣政治、经济、军事、国家、民族、法律、教育、地理、风俗、人情、自然科学等等。
发挥,形成心性理论体系,但这一方法到后期却不可避免地形成了"空疏"之病,遂使义理法走向了末路。至明清实学,在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等人倡导下又发展为"经世致用"的新方法,把上述三大方法综合融通,形成浑然一体的准科学(或曰类科学)新法。这一新法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通经",把一切经典当作百科全书和知识的宝藏,通经可以让人明白先贤的真正言论和行为,了解历史上人与物的真相后,才算是达到了"通经"的效果和目的,这就是"经学即史学"。既然如此,要通经就必须理解包括语音、文字、典章在内的历史沿革。二是"致用",通经非如宋明理学空谈性理,也不是六经注我,而是为了格物致知,从而神益于天下苍生。以"通经致用"为纲,包揽涵盖训站、义理、实用三者,实属学术方法之一大变革。
学习中医药历史与文化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医药文明的萌生表现在哪些方面
其一,降低了死亡率。广州中医介入最早最深,病死率不到4%;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治疗50余名非典病人,无一人死亡。在北京,中医介入后病死率只是介入前的20%。其二,降低了治疗成本。中、西医治疗非典病人的人均费用差别大;21其三,中医药减少了后遗症的发生;22中医治疗非典的作用与意义已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同。专家一致认为,中医有其独到之处;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典是安全的,潜在效益很大。应将中医纳入公共突发事件临床救治体系;
一)内服药的起源(二)外治法的起源(三)针灸的起源
已赞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