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家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同胞兄弟姐妹。请思考:对于独生子女来讲,如何培养他们的兄弟姐妹情谊?
1个回答
关注
展开全部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1]孝在传统文化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被誉为百善之首。而这么多年下来,通常与“孝”在一起的有一个字“悌”。
“孝”即孝敬父母, “悌”,指尊敬兄长。孝悌所要求的子弟敬重父兄,晚辈善事长辈,作为一种社会道德风尚,自古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些道德规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部分。孔子更是把它们作为追求“仁”的根本:“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2](“弟”同“悌”)
可以说传统的孝悌思想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虽然可能会在某个特定的时期受到一定的质疑,但总得来说,它一直以一种比较固定的模式发展下来,人们以传统的眼光看孝悌也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在20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普及,出现了“独生子女的一代”,将近二十年过去,在我们进入“独生女时代”后,传统的孝悌思想似乎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多少也出现了一定的窘境,同时人们也不得不对它进行修正,对其有更加符合实际的理解。
关于孝
不孝有三: 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 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 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
现在,家庭关系中的父权主义也不再像以前那么严重(
或明显),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加平等,这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出现上述“不孝”的可能性。
然而问题却依然存在,独生子女往往被有意无意地认为是家中最重要的,被当成皇帝养着,子女从小便在这种环境下长大,肯定也不会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不能培养子女的独立人格,甚至使他们拥有一种对别人绝对依赖以及自我中心的畸形性格,一方面处处依靠别人,另一方面却认为自己最重要。于是独生子女时代的一个普遍问题是:新的一代往往不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家庭的、社会的等等。更为严重的情况是,在这种“畸形”性格的引导下,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有些甚至匪夷所思(这些在各种媒体上已见很多,相信不必举例)。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1-29
如今很多家庭的孩子老李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同漏高胞侍搜迟兄弟姐妹。请思考:对于独生子女来讲,如何培养他们的兄弟姐妹情谊?
正在解析,请稍等
你好,独生子女,何来的兄弟姐妹?
中等职业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通识读本第二册
思考探究中等职业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通识读本第二册
思考探究
思考题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1]孝在传统文化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被誉为百善之首。而这么多年下来,通常与“孝”在一起的有一个字“悌”。“孝”即孝敬父母, “悌”,指尊敬兄长。孝悌所要求的子弟敬重父兄,晚辈善事长辈,作为一种社会道德风尚,自古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些道德规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部分。孔子更是把它们作为追求“仁”的根本:“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2](“弟”同“悌”)可以说传统的孝悌思想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虽然可能会在某个特定的时期受到一定的质疑,但总得来说,它一直以一种比较固定的模式发展下来,人们以传统的眼光看孝悌也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在20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普及,出现了“独生子女的一代”,将近二十年过去,在我们进入“独生女时代”后,传统的孝悌思想似乎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多少也出现了一定的窘境,同时人们也不得不对它进行修正,对其有更加符合实际的理解。关于孝不孝有三: 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 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 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现在,家庭关系中的父权主义也不再像以前那么严重(或明显),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加平等,这在某种程闷喊枯度上减少了出现上述“不孝”的可能性。然而问题却依然存在,独生子女往往被有意无意地认为是家中最重要的,被当成皇帝养着,子女从小便在这种环境下长大,肯定也不会渗空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不能培养子女的独立人格,甚至使他们拥有一种对别人绝对依赖以及自我中心的畸形性格,一方面处处依靠别人,另一方面却认为自己最重要。于是独生子女时代的一个普遍问题是:新的一代往往不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家庭的、社会的等等。更为严重的情况是,在这种“畸形”性格的引导下,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有些甚至匪夷所思(这些在各种媒体上已见很多,相信蚂洞不必举例)。
已赞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