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施工作业存在哪些安全风险?对应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摘要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防范要点
一、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对作业环境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消除、控制危害措施,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并经相关人员审核和批准;实施有限空间作业的单位应按照作业方案,明确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及其安全职责;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相关人员必须经过专项安全培训后方可上岗。
二、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对实施作业的全体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告知作业内容、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作业安全要求和应急处置措施等。
三、有限空间作业应严格执行作业审批制度,未经审批不得擅自开展有限空间作业。
四、实施有限空间作业的单位,应根据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和作业内容,配备气体检测设备、呼吸防护用品、坠落防护用品、其他个体防护用品和通风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以及应急救援装备等,并确保处于完好状态。在缺氧作业环境的场所作业时,作业人员应配备并使用空气呼吸器或软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不得使用过滤式面具。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2-04-15
现场施工作业存在哪些安全风险?对应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防范要点一、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对作业环境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消除、控制危害措施,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并经相关人员审核和批准;实施有限空间作业的单位应按照作业方案,明确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及其安全职责;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相关人员必须经过专项安全培训后方可上岗。二、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对实施作业的全体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告知作业内容、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作业安全要求和应急处置措施等。三、有限空间作业应严格执行作业审批制度,未经审批不得擅自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四、实施有限空间作业的单位,应根据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和作业内容,配备气体检测设备、呼吸防护用品、坠落防护用品、其他个体防护用品和通风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以及应急救援装备等,并确保处于完好状态。在缺氧作业环境的场所作业时,作业人员应配备并使用空气呼吸器或软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不得使用过滤式面具。
五、有限空间作业应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任何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检测的时间不得早于作业开始前30分钟。通风和检测相关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在易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狭小或密闭的缺氧空间(如:地下管道、烟道、封闭容器、涵洞、隧道、地下室等)作业前,应先强制送风,再检测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和氧含量,符合要求后方可作业;当挖孔桩开挖深度超过5M或有特殊要求时,下孔作业前,应采取机械送风,送风量不应小于25L/s;当隧道施工独头掘进长度超过150m时,应采用机械通风,每人供应新鲜空气量不应小于3m³/min,风速不得大于6m/s,全断面开挖时风速不应小于0.15m/s,导洞内不得小于0.15m/s,风管出口距离掌子面不得大于15m。(二)有限空间内盛装或者残留的物料对作业存在危害时,作业人员应当在作业前对物料进行清洗、清空或者置换,经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三)检测人员作业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中毒窒息等事故发生。(四)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作业现场应当采取持续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作业环境空气中氧含量不得小于19.5%,禁止采用纯氧通风换气;发现通风设备停止运转、有限空间内含氧量浓度低于或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高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的限值时,必须立即停止有限空间作业,清点作业人员,撤离作业现场。(五)作业人员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应对作业场所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时检测或者连续监测,作业中断超过30分钟,作业人员再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重新通风、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六)在狭小或密闭空间进行电焊、油漆、明火等作业时,应采取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空气流通差的密闭空间,禁止进行电焊、油漆、明火等作业。(七)在密闭容器内使用氩气、二氧化碳或氦气进行焊接作业时,应在作业过程中通风换气,空气中氧的含量不得小于19.5%。
六、有限空间作业其它安全管理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一)保持有限空间出入口畅通。(二)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三)作业前清点作业人员和工器具。(四)作业人员与外部有可靠的通讯联络。(五)监护人员不得离开作业现场,并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六)存在交叉作业时,采取避免互相伤害的措施。七、有限空间作业完成后,作业人员应将全部设备和工具带离有限空间,清点人员和设备,确保有限空间内无人员和设备遗留后,关闭进出口,解除本次作业前采取的隔离、封闭措施,恢复现场环境后安全撤离作业现场。八、实施有限空间作业的单位,应根据有限空间作业特点,编制专项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当发生有限空间安全事故时,应立即报警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禁止盲目施救。
顶管作业安全风险防范要点一、顶管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应组织专家论证;专项施工方案实施前,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二、顶管设备、配套设备和辅助系统应有产品合格证;顶管设备安装完成后应进行试车,确认安全可靠后方可进行作业;所有设备、装置在使用中应定期检查、维修和保养。三、顶管施工起重机械应有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装使用说明书;起重机械使用前应进行验收;起重机械的钢丝绳磨损、断丝、变形、锈蚀和吊钩、卷筒、滑轮磨损应在标准允许范围内;起重作业前应试吊,确认安全后方可起吊;下管时应穿保险钢丝绳;起重机械司机、司索信号工等操作人员应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严禁起重臂及吊物下有人员作业、停留或通行。四、工作井结构应符合设计要求,能满足井壁支护及承受顶管推进后坐力要求;工作井施工应按先支护后开挖的顺序进行开挖;工作井周边堆载应在支护设计允许范围内,机械设备与井边的距离应符合设计安全距离要求;顶管进出洞口的土体应根据地质情况、顶管机选型、管道直径、埋深和周围环境按设计要求进行加固处理。五、顶管施工前应对施工沿线进行踏勘,了解结构物、地下管线和地下障碍物的情况;顶进装置安装轴线应与管道轴线平行、对称;顶进作业时,作业人员不得在顶铁上方及侧面停留,并应随时观察顶铁有无异常现象;千斤顶和油表应配套使用,不得混用;手掘式顶管时,严禁挖土人员走出工具管进行作业;一次顶进距离大于100m时,应采用中继间技术;顶管作业必须建立交接班制度。六、顶管施工应进行监测,监测项目应包括工作井基坑和管道沿线影响范围内的地表、临近结构物、地下管线,并应明确监测项目、监测报警值、监测方法和监测点的布置、监测周期等内容;顶管施工过程中,应提交阶段性监测报告;当监测值大于所规定的报警值时,应停止施工,查明原因,采取补救措施。
七、顶管设备、配套设备和辅助系统应进行验收,并应形成记录,合格后方可进场;工作井施工完毕,应办理验收手续并形成验收记录;检查验收内容和指标应有量化内容,并应由责任人签字确认;验收合格后应在明显位置悬挂验收合格牌。八、作业深度范围内有地下水时,应采取有效降水措施;工作井四周地面应设置截、排水设施;管道内应设置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报警装置。九、工作井周边应设置防护栏杆;作业区应设置警示标志和警戒区域;工作井内应设置人员上下的专用梯道;地面与顶管工作面之间应设置联络通信设备。十、顶管施工应设置备用电源,并应能自动切换;动力、照明应分路供电;井内与管内照明应采用不超过36V的低压防爆灯;管内供电系统应安装有效漏电保护装置。
基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防范要点一、基坑工程必须按照规定编制、审核专项施工方案,超过一定规模的深基坑工程要组织专家论证。基坑支护必须进行专项设计。二、基坑工程施工企业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严禁无资质、超范围从事基坑工程施工。三、基坑施工前,应按规定向现场管理人员进行方案交底,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四、基坑施工要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组织实施,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在现场进行监督,发现不按照专项施工方案施工的,应当要求立即整改。五、基坑施工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基坑主要影响区范围内的建(构)筑物和地下管线安全。六、基坑周边施工材料、设施或车辆荷载严禁超过设计要求的地面荷载限值。七、基坑周边应按要求采取临边防护措施,设置作业人员上下专用通道。八、基坑施工必须采取基坑内外地表水和地下水控制措施,防止出现积水和漏水漏沙。汛期施工,应当对施工现场排水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排水畅通。九、基坑施工必须做到先支护后开挖,严禁超挖,及时回填。采取支撑的支护结构未达到拆除条件时严禁拆除支撑。十、基坑工程必须按照规定实施施工监测和第三方监测,指定专人对基坑周边进行巡视,出现危险征兆时应当立即报警。
模板支架施工安全风险防范要点一、模板支架工程必须按照规定编制、审核专项施工方案,超过一定规模的要组织专家论证。二、模板支架搭设、拆除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严禁无资质从事模板支架搭设、拆除作业。三、模板支架搭设、拆除人员必须取得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四、模板支架搭设、拆除前,应按规定向现场管理人员进行方案交底,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五、模板支架材料进场验收前,必须按规定进行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严禁使用。六、模板支架搭设、拆除要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组织实施,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在现场进行监督,发现不按照专项施工方案施工的,应当要求立即整改。七、模板支架搭设场地必须平整坚实。必须按专项施工方案设置纵横向水平杆、扫地杆和剪刀撑;立杆顶部自由端高度、顶托螺杆伸出长度严禁超出专项施工方案要求。八、模板支架搭设完毕应当组织验收,验收合格的,方可铺设模板。九、混凝土浇筑时,必须按照专项施工方案规定的顺序进行,应当指定专人对模板支架进行监测,发现架体存在坍塌风险时应当立即组织作业人员撤离现场。十、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规范要求,并经监理单位确认后方可拆除模板支架。模板支架拆除应从上而下逐层进行。
脚手架施工安全风险防范要点一、脚手架工程必须按照规定编制、审核专项施工方案,超过一定规模的要组织专家论证。二、脚手架搭设、拆除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严禁无资质从事脚手架搭设、拆除作业。三、脚手架搭设、拆除人员必须取得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四、脚手架搭设、拆除前,应按规定向现场管理人员进行方案交底,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五、脚手架材料进场使用前,必须按规定进行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严禁使用。六、脚手架搭设、拆除要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组织实施,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在现场进行监督,发现不按照专项施工方案施工的,应当要求立即整改。七、脚手架外侧以及悬挑式脚手架、附着升降脚手架底层应当封闭严密。八、脚手架必须按专项施工方案设置剪刀撑和连墙件。落地式脚手架搭设场地必须平整坚实。严禁在脚手架上超载堆放材料,严禁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泵送混凝土和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架体上。九、脚手架搭设必须分阶段组织验收,验收合格的,方可投入使用。十、脚手架拆除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连墙件应当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
起重机械安装拆卸作业安全风险防范要点一、起重机械安装拆卸作业必须按照规定编制、审核专项施工方案,超过一定规模的要组织专家论证。二、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严禁无资质、超范围从事起重机械安装拆卸作业。三、起重机械安装拆卸人员、起重机械司机、司索信号工必须取得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四、起重机械安装拆卸作业前,安装拆卸单位应当按照要求办理安装拆卸告知手续。五、起重机械安装拆卸作业前,应按规定向现场管理人员进行方案交底,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六、起重机械安装拆卸作业要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组织实施,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在现场监督,发现不按照专项施工方案施工的,应当要求立即整改。七、起重机械的顶升、附着作业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安装单位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实施。八、遇大风、大雾、大雨、大雪等恶劣天气,严禁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和顶升作业。九、塔式起重机顶升前,应将回转下支座与顶升套架可靠连接,并应进行配平。顶升过程中,应确保平衡,不得进行起升、回转、变幅等操作。顶升结束后,应将标准节与回转下支座可靠连接。十、起重机械加节后需进行附着的,应按照先装附着装置、后顶升加节的顺序进行。附着装置必须符合标准规范要求。拆卸作业时应先降节,后拆除附着装置。十一、辅助起重机械的起重性能必须满足吊装要求,安全装置必须齐全有效,吊索具必须安全可靠,场地必须符合作业要求。十二、起重机械安装完毕及附着作业后,应当按规定进行自检、检验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起重机械使用安全风险防范要点一、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必须建立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并配备专职设备管理人员。二、起重机械安装验收合格后应当办理使用登记,在机械设备活动范围内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三、起重机械司机、司索信号工必须取得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四、起重机械使用前,应当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五、起重机械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起重机械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规范要求,严禁违章指挥、违规作业。六、遇大风、大雾、大雨、大雪等恶劣天气,不得使用起重机械。七、起重机械应当按规定进行维修、维护和保养,设备管理人员应当按规定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八、起重机械的安全装置、连接螺栓必须齐全有效,结构件不得开焊和开裂,连接件不得严重磨损和塑性变形,零部件不得达到报废标准。九、两台以上塔式起重机在同一现场交叉作业时,应当制定塔式起重机防碰撞措施。任意两台塔式起重机之间的最小架设距离应符合规范要求。十、塔式起重机使用时,起重臂和吊物下方严禁有人员停留。物件吊运时,严禁从人员上方通过。
高处作业吊篮施工安全风险防范要点一、高处作业吊篮必须按照规定编制、审核专项施工方案。二、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拆卸人员必须取得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三、高处作业吊篮安装、使用、拆卸前,应按规定向现场管理人员进行方案交底,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四、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拆卸作业要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组织实施,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在现场监督,发现不按照专项施工方案施工的,应当要求立即整改。五、在建筑物屋面进行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拆卸作业时,作业人员应与屋面边缘保持2m以上距离,作业场地狭小时应采取防坠落措施。六、高处作业吊篮的悬挂机构前支架严禁支撑在女儿墙及建筑物挑檐边缘等非承重结构上;悬挂机构前梁外伸长度应符合产品使用说明书规定;前支架应与支撑面保持垂直,脚轮不得受力;配重件应稳定可靠地安放在配重架上,并应有防止随意移动的措施。七、高处作业吊篮安装完毕使用前,必须组织相关单位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禁止使用。八、高处作业吊篮应设置供作业人员专用挂设安全带的安全绳及安全锁扣。安全绳应单独设置,不得与吊篮任何部位连接;在吊篮内的作业人员应佩戴安全带,并应将安全锁扣正确挂置在安全绳上。九、吊篮正常工作时,人员应从地面进入吊篮,不得从建筑物顶部、窗口等处或其他孔洞处出入吊篮;吊篮内的作业人员不应超过2人。十、吊篮平台内应保持载荷均衡,严禁超载运行;不得将吊篮作为垂直运输设备,不得采用吊篮运输物料。十一、吊篮施工遇有五级以上大风、雨雪、大雾、风沙等恶劣天气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应将吊篮平台停放至地面。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