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货币政策主要参考了哪些理论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2-09
我国的货币政策主要参考了哪些理论
基于现有文献,结合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特征,梳理归纳中国货币政策发展脉络,分析中国利率趋势、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趋势和波动,有助于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改革开放前,中国主要参照苏联模型,为计划经济时期。因此,货币与金融政策旨在配合财政部实施各项信贷计划。伴随着中国四十年改革开放和经济增长,中国货币政策和汇率制度进行了多次循序渐进地改革和调整。根据陈雨露、范从来等人的观点,自1978 年中国人民银行从财政部独立出来后,中国货币政策发展过程总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 年~ 1997 年,中国经济处于高经济波动和高物价波动时期;第二阶段为1998 年~ 2007 年,中国经济处于高经济增长和低通胀时期;第三阶段为2008 年~ 2018 年,中国经济处于“新常态”和低通胀时期;第四阶段为2020 年新冠疫情时期。基于此,本文将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总结归纳中国货币政策发展脉络,分析中国利率趋势、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趋势和波动。中国货币政策发展历程1.1978 年~ 1997 年:高经济波动和高物价波动时期中国货币政策发展的第一阶段可以分为两个时期。1978 年~ 1983 年主要为计划经济时期,货币供应量为内生决定,货币主要作为结算工具,满足计划经济下的资源配置。因此,该段时间内中国货币政策工具主要以计划指标管理为主,并配合财政政策部门发挥现金出纳功能。1984 年,中国中央银行和储备体系建立后,中国进入了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宏观经济的时期。1992年~ 1997 年,中国进行货币政策调控改革时期,其理论依据主要是范从来的货币数量论。自1994 年开始,中国进行了外汇体制改革,将官方汇率与市场调剂汇率并轨,实行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外汇占款成为了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2.1998 年~ 2007 年:高经济增长和低通胀时期从中国货币政策调整的第二阶段来看,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中国经济虽未受较大影响,但也呈现出低通胀特征。1998 年~ 2002 年,中国人民银行成功地将货币政策从直接调控转为间接调控,采取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 主要包括正回购交易和线圈卖断交易)、存贷款基准利率、再贴现率等政策工具。2003 年~ 2007 年,央行为了抑制通胀,在原有公开市场操作方式的基
已赞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