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董仲舒的教化思想
1个回答
关注
展开全部
1. 汉初三大文教政策
董仲舒认为,为了保证政治法纪的大一统,必须首先统一思想。而汉朝当时的弊政恰恰是思想不统一,于是他就提出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新思想。它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神化了专制王权,因而受到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与历代儒客推崇,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思想。为实现思想的统一,通过设立五经博士,给予培养和做官的前途,最终成为大多数士人的追求方向,其他学派也就难以匹敌。
其次要想政治长远,另一个问题就是人才。董仲舒认为汉初人才不够有两大原因:一是汉初不办教育;二是人才的选拔和使用不当。因此,针对第一个原因,董仲舒提出设立太学的主张。针对第二个原因,董仲舒建议加强选举的严格管理,实行“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2-06-12
论述董仲舒的教化思想
1. 汉初三大文教政策董仲舒认为,为了保证政治法纪的大一统,必须首先统一思想。而汉朝当时的弊政恰恰是思想不统一,于是他就提出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新思想。它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神化了专制王权,因而受到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与历代儒客推崇,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思想。为实现思想的统一,通过设立五经博士,给予培养和做官的前途,最终成为大多数士人的追求方向,其他学派也就难以匹敌。其次要想政治长远,另一个问题就是人才。董仲舒认为汉初人才不够有两大原因:一是汉初不办教育;二是人才的选拔和使用不当。因此,针对第一个原因,董仲舒提出设立太学的主张。针对第二个原因,董仲舒建议加强选举的严格管理,实行“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
2.人性论人性学说是董仲舒论述教育作用的理论依据。董仲舒提出“性三品说”。把人性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与“斗筲之性”。所谓“圣人之性”,是生来就“善”,不需要施加影响一定会往好的方向发展。“斗筲之性”,是生来就“恶”的,教化无用,只能采用刑罚的手段来处置他们。而“中民之性”,是必须通过教化才能成“善”。董仲舒据此提出,我们大多处于“中人”,所以人需要受到教育才能向好的方向发展。
3. 论道德教育(1)德教是立政之本:董仲舒强调以道德教化为本为主,刑罚为末为辅。(2)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内容:董仲舒将先秦儒学思想进一步强化,形成所谓的“王道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而对应的“五常”是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道德教育的中心内容。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之后麻烦您给一个赞哦
是教化思想
在汉朝,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教化思想之后,儒家学说逐步成为正统思想,以上三个方面是教化思想的具体体现,其中还为您列举了一些例子。要知道的是,董仲舒的教化思想并非是某一条具体的说法,而且在不同方面都有体现,比如政治、人性、教育这些方面,这些均为董仲舒的教化思想的具体化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