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五个以上词类活用保留现象。并分析每个例子具体属于哪一种词类活用现象
1个回答
关注
展开全部
(一)名词的词类活用现象 1.名词活用做动词 (1)名词的使动用法。如:先生之恩,生死而肉(使……长肉)骨也。(《中山狼传》) (2)名词的意动用法。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把……当做粪土)当年万户侯。(《沁园春·长沙》) (3)名词用作一般动词。如:假舟楫者,非能水( 、游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2.名词做状语。 (1)表时间。如:君子博学而日(每天)参省乎已。(荀子《劝学》) (2)表方位。如:骊山北(向北)构而西(向西)折。(杜牧《阿房宫赋》) (3)表地点。如:相如廷(在朝廷上)叱之,辱其群臣。(《廉颇蔺相如传》) (4)表示工具。如: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用椎)杀晋鄙。(《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情态。如:一狼犬(像狗一样)坐于前。(蒲松龄《狼》)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2-12-14
回答五个以上词类活用保留现象。并分析每个例子具体属于哪一种词类活用现象
(一)名词的词类活用现象 1.名词活用做动词 (1)名词的使动用法。如:先生之恩,生死而肉(使……长肉)骨也。(《中山狼传》) (2)名词的意动用法。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把……当做粪土)当年万户侯。(《沁园春·长沙》) (3)名词用作一般动词。如:假舟楫者,非能水( 、游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2.名词做状语。 (1)表时间。如:君子博学而日(每天)参省乎已。(荀子《劝学》) (2)表方位。如:骊山北(向北)构而西(向西)折。(杜牧《阿房宫赋》) (3)表地点。如:相如廷(在朝廷上)叱之,辱其群臣。(《廉颇蔺相如传》) (4)表示工具。如: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用椎)杀晋鄙。(《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情态。如:一狼犬(像狗一样)坐于前。(蒲松龄《狼》)
1、名词用作动词。例1、“策之不以其道”中的“策”,本来是名词,意思是“马鞭”,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用马鞭驱赶”。(《马说》)2、名词用作状语。例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中的“西”,本来是方位名词,这里作状语,向西。(《小石潭记》)3、动词用作名词。例、“虽乘奔御风”中的“奔”,本来是动词,这里用作名词,飞奔的马。(《与朱元思书》)4、形容词用作动词。例、“互相轩邈”中的“轩”“邈”本来都是形容词,意思分别是“高”“远”,这里用作动词,意思分别是“往高处伸展”“往远处伸展”。(《与朱元思书》)5、使动用法。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中的“淫”“移”“屈”本来的意思分别是“惑乱、迷惑”“改变、动摇”“屈服”,这里都是使动用法,意思分别是“使……迷惑”“使……动摇”“使……屈服”。(《富贵不能淫》)6、意动用法。例、“渔人甚异之”中的“异”本来的意思是“惊异,诧异”,这里是意动用法,意思是“对……感到惊异”。(《桃花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