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地球系统科学的前沿进展,从生态文明的系统观高度来理解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1个回答
关注
展开全部
1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1.1环境污染严重1.1.1水污染情况当前我国水污染形势依然相当严峻,根据近几年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几乎所有的水资源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资源质量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2012年对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和西南诸河等十大流域的国控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68.9%、20.9%和10.2%,总体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①。地下水环境质量。2012年,全国198个地市级行政区开展了地下水水质监测。依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极差占16.8%、较差占40.5%,较好占3.6%,良好占27.3%,优良占11.8%。主要超标指标为铁、锰、氟化物、“三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和氨氮)、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等,个别监测点存在重金属超标现象。海水污染情况。近几年,我国近海海域的污染状况呈现恶化的趋势,区域性灾害频繁发生。2012年,全国近岸海域水质总体稳定,水质级别为一般。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2-10-29
如何运用地球系统科学的前沿进展,从生态文明的系统观高度来理解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1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1.1环境污染严重1.1.1水污染情况当前我国水污染形势依然相当严峻,根据近几年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几乎所有的水资源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资源质量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2012年对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和西南诸河等十大流域的国控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68.9%、20.9%和10.2%,总体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①。地下水环境质量。2012年,全国198个地市级行政区开展了地下水水质监测。依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极差占16.8%、较差占40.5%,较好占3.6%,良好占27.3%,优良占11.8%。主要超标指标为铁、锰、氟化物、“三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和氨氮)、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等,个别监测点存在重金属超标现象。海水污染情况。近几年,我国近海海域的污染状况呈现恶化的趋势,区域性灾害频繁发生。2012年,全国近岸海域水质总体稳定,水质级别为一般。
1.1.2大气污染情况我国的大气污染的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城市的大气污染状况更是相当严重。大气污染没有国界,严重的大气污染会改变地球的气候,造成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截至2012年底,全国74个城市建成符合空气质量新标准的监测网并开始监测。按照新标准对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评价结果表明,地级以上城市达标比例为40.9%,环保重点城市达标比例为23.9%。另外,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体验来看,2012年起一个新的名词――雾霾开始频繁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PM2.5频频爆表,人们谈霾色变,口罩的销量直线上升,雾霾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1.1.3固体废物污染情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尤其是大城市都面临来自固体废物污染的严峻挑战。这些固体废物主要有: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等。全国年产垃圾以每年8%-10%的速度递增,200多个城市出现垃圾围城的局面,2012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329046万吨,综合利用率为60.9%。这些垃圾产生的环境问题:一是对大气环境的影响。造成细微颗粒增加,释放毒气、沼气,造成大气的二次污染;二是对水环境的影响。渗滤液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危害水生生物,使河流湖泊面积减少,排灌能力降低;三是对土壤环境的影响。有毒液体杀害土壤的微生物,破坏土壤的腐解能力,减少耕地面积。
1.2生态恶化1.2.1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是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保障。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然而,目前我国生物多样性下降的总体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生物资源过度利用和无序开发、工程建设以及气候变化严重影响着物种生存和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1)部分生态系统功能不断退化。我国人工林树种单一,抗病虫害能力差。90%的草原不同程度退化。内陆淡水生态系统受到威胁,部分重要湿地退化。海洋及海岸带物种及其栖息地不断丧失,海洋渔业资源减少;(2)物种濒危程度加剧。据估计,我国野生高等植物濒危比例达15%―20%。野生动物濒危程度不断加剧,有233种脊椎动物面临灭绝,约44%的野生动物呈数量下降趋势;(3)遗传资源不断丧失和流失。
1.2.2水土流失严重众所周知,我国“人多地少”,人均土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的1/3;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2。我国的水土流失严重,根据《201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1年,我国的水土流失面积大约356.9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7.2%。按水土流失的强度分级,轻度流失162万平方公里,中度流失80万平方公里,强度流失43万平方公里,极强度流失33万平方公里,剧烈流失38万平方公里。再者,耕地质量退化趋势加重,退化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40%以上。
众所周知,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多层面、多因素综合作用的复杂系统问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以上诸多问题,究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百度知道如何从生态文明的系统观高度来理解人类所面临所面临高粉答主782摘 要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全局性的社会系统工程,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诸多问题: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恶化、资源短缺,究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生态意识淡薄、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环境法律制度不健全。关键词 环境问题 原因 生态文明建设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码:A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我国的生态环境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任务繁重,正确认识和理性分析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是搞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1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1.1环境污染严重1.1.1水污染情况当前我国水污染形势依然相当严峻,根据近几年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几乎所有的水资源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资源质量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2012年对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和西南诸河等十大流域的国控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68.9%、20.9%和10.2%,总体为
2.1人们的生态意识淡薄思想是行为的先导,人们的行为受其意识和观念的支配,一直以来人们习惯于把自己看成支配自然的主人,忽视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尽管近些年来我国公民的环保观念日益增强,环保认知度不断提升,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有所提高。然而,我国公民的生态意识淡薄的情况依然十分明显。根据《2007 年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对于调查所选取的7个环境科学知识概念,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如垃圾分类、白色污染、有机食品等具有较高的知晓度,但是仅有10%是人能正确了解环境保护的确切含义。被调查者大多认为我国的环境问题相当严峻,把它列为第四大社会问题,但对于个人居住区域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判定则比较低。
2.2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我国也承担了巨大的资源能源压力,付出极其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我国的 GDP 以每年 8%~12%的速度增长,环境损失也占当年 GDP 的 8%~13%”。从总体上看,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与低产出、低技术、低效益的经济发展模式依然存在。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必然对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恶劣的影响。
2.3环境法律制度不健全当前,我国环境法律体系已基本上建立起来,但是仍然不完善,在环境法律制定、执行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环境法律内容滞后。现行法律法规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不能反映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新出现的环境问题。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颁布于1989年,内容偏重于“防治污染和公害”的规范和处罚,对于如何“保护和改善环境”则明显不足。从立法的角度上,就容易误导公众片面认为环境保护就是防治环境污染和公害,落实到行为上就会出现被动防治而不是主动保护。环境法律条块分割,缺乏统一性和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