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写数字一到十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1、壹 [yī]
此字始见于战国金文。本义为专一。引申为统一、划一、一致之义;引申作副词时,表示一概、一律、一样、同一、一旦、假若、实在、的确等义。
2、贰 [èr]
本意是指副;也是“二”的大写形式,用来计数和记账; 还指变节,背叛。该文字在《周礼·乃酒正》和《礼记·曲礼》等文献均有记载。
3、叁[sān]
三的大写形式,一般用于钱财记账方面,如叁佰元整。
4、肆 [sì]
本义为布陈,展放,后引申为放肆,恣肆。此外还有作坊、店铺等意,“四”的大写也用该字表示。
5、伍 [wǔ]
此字始见于战国时期秦国《睡虎地秦墓竹简》,古字形从人、五声,五兼表意。“伍”本义是指古时军队的最小军事编制单位,由此引申指代部队、军队,又引申为同伴、同伙。伍也特指古代的一种居民组织,由此引申指民间。五的大写也写作伍。
6、陆 [lù]
“陆”字本义为高而平的地方,又指高出水面的陆地。“陆”由本义又引申为大土山,因为山地往往具有一起一伏的特点,所以“陆”字又引申为跳跃。人们也常用“陆续”表示连续不绝之义。此外,“陆”还有另一种读音liù,是数目字“六”的大写形式。
7、柒 [qī]
最早出自小篆,本义指漆木,引申义为用漆涂刷过的等。
8、捌 [bā]
古代的意思是一种聚拢谷物的没有齿的耙。通常用于记账时作八的大写,如:捌仟元整。用作动词时,可以做扒开解释。
9、玖 [jiǔ]
原意是像玉一样的浅黑色石头,现基本用法是数目字“九”的大写形式。多用于票证、账目等。
10、 拾[shí]
本义为拣起来;引申义为收敛,收拾,整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