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给你一个360度的拥抱。 看的出来,现在的你非常的烦恼,因为总是不停的去想以前的事。 其实这种情况都会有,我们的都会觉得自己在某一个时刻没有发挥好,如果当时这么做就好了,如果当时那么做就好了。但是大家知道,我们回不去的。时光无法倒流,我们无法穿越也没有时光机。 但有的人可能想想就算了,有的人,可能会一直想,一直在懊恼。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反刍思维。反刍思维简单的说,就是不自觉的回忆起消极的经历,并反复思考,也就是像牛一样咀嚼失败的经历,原因,后果等等。 那为什么有的人会有反刍思维呢?最早提出反刍思维的Nolen-Hoeksema教授认为,反刍思维与童年经验有关。 简单的说,就是小时候没有积极的情绪管理,受到父母的过度保护或者虐待,成年后,对环境缺乏控制感。 比如,小时候吃饭总是掉饭粒,被父母指责是不爱惜粮食扥等,时间长了,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是坏小孩,陷入自责中,慢慢就会变成了反刍思维。 如果小时候犯错,大人能比较宽容,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也会养成积极的面对挫折的能力。 当然,反刍思维也不完全是负面的。 正常的反刍,聚焦的是目标,就像我们常说的总结经验教训,以后不要再犯了,这种反刍是可以随时停下的。 但病理性的反刍,聚焦的是消极情绪,总是在想自己与目标的差距,开始了就很难停下来。 那我们要怎么应对这种反刍思维呢。方法也很简单,聚焦情绪。 悲观的反刍思维总是聚焦在怎么做的原因行,忽略了消极情绪背后的目标。 比如,为什么总是害怕没有做好呢, 也许是因为父母对我的期待比较高,我要是做不好,害怕他们失望。 为什么总是很生气呢? 可能是因为自己的人生没有自己做主的权利。 下次当你又开始不由自主的循环时,建议刻意停下来,问问自己,如果满足了自己的什么心理需求,你可以停止反刍思维,或者是,别人做了啥,会让你的反刍思维停不下来呢? 这大概就是你的目标,是你可以去改善调整的。 另外,当你开始又想消极的事情时,可以转移注意力,去做其他的事情,或者是离开能引发类似情绪的场景。 你也可以去找心理咨询师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