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造谣传谣将面临什么治安处罚?

李俐
2022-12-17 · 公司事务,经济纠纷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7.2万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364万
展开全部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网络制造和传播谣言的,依据情节承担法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进行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一些人在网络上发布谣言,微博造谣等行为均为“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可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如性质了构成犯罪,根据造谣行为的具体情况,分为诽谤罪、诬告陷害罪等。
《刑法》第246条规定,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刑法》第243条规定,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为。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造谣行为的民事责任是什么?
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侮辱诽谤他人的可以要求其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情节严重的还可以要求其给予损害赔偿。
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外,可以根据受害人一方的请求判令其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实践中,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为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已造成严重后果:
1、成受害人自杀自伤的;
2、造成受害人精神失常的;
3、严重影响受害人正常工作、生活的;
4、在公共场所公然侮辱、诽谤、贬损、丑化受害人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或者公开披露受害人的隐私,导致受害人社会评价降低的;
5、非法使被监护人脱离监护,导致亲子关系或者近亲属间的亲属关系破裂、恶化的。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