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三段论的
1个回答
关注
展开全部
你对命题中词项周延情况的归纳是正确的.
但是,在三段论中的结论中主项和谓项并不是至少有一个周延了,因为结论也可能是特称肯定命题,比如“小说是文学作品;小说是教育工具;所以,有些教育工具是文学作品”.这个三段论中,结论的主项与谓项都不周延.
三段论的一般规则中的“大项或小项如果在前题中不周延,那么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还是不应该改成“结论中周延的项,在前提中必须周延”.因为推理是从前提推出结论的过程,并不是从结论推前提,所以,规则应该是指出前提对结论的制约.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0-04
有关三段论的
你对命题中词项周延情况的归纳是正确的.但是,在三段论中的结论中主项和谓项并不是至少有一个周延了,因为结论也可能是特称肯定命题,比如“小说是文学作品;小说是教育工具;所以,有些教育工具是文学作品”.这个三段论中,结论的主项与谓项都不周延.三段论的一般规则中的“大项或小项如果在前题中不周延,那么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还是不应该改成“结论中周延的项,在前提中必须周延”.因为推理是从前提推出结论的过程,并不是从结论推前提,所以,规则应该是指出前提对结论的制约.
再想一个三段论啊
再想一个三段论啊
上帝存在论及其批判Ⅰ、本体论论证上帝的本体论论证最早由中世纪经院哲学家安瑟伦提出。安瑟伦认为,“上帝”这一概念存在于我们的心灵之中,且“上帝”这个概念注定是完美无瑕的。若上帝仅仅存在于心灵中而不存在于现实中,那么“上帝”这个概念就不再完美,因为我们可以设想一个既存在于心灵亦存在于现实的更完美的概念,这就跟“上帝绝对完美”冲突了。也就是说,一旦否认上帝存在,便会陷入逻辑上的矛盾,所以上帝必然存在。安瑟伦的理论随后被笛卡尔进行继承发展,进行了精细化。笛卡尔从普遍怀疑的原则入手,提出“我思故我在”。笛卡尔认为,世间一切皆可怀疑,唯独“我”这个心智形式不能怀疑。因为即使有魔鬼将我感官欺骗使我所见所听皆为幻想,前提条件是存在“我”这个心智,这样才能被欺骗。“我”对现实进行怀疑,不能准确认识,这说明了“我”并非完美,而我的观念中存在着“上帝”这样的完美概念。已知非完美不能产生完美。所以这个完美概念只能由上帝本身导入的,所以上帝存在。
已赞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