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举例说明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特点

1个回答
我是康1
2023-03-22 · TA获得超过143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70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58.9万
展开全部
古代汉语判断句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它表示主语是什么或不是什么,属于什么或不属于什么。
古代汉语判断句特征:
1、主语,谓语+“也”。(“制,岩邑也。”)
2、主语+“者”,谓语+“也”。(“兵者,凶器也。”)
3、主语+“者”,谓语。(“兵者,凶器。”)
4、主语,谓语。(“兵,凶器。”)
5、主语+“是(为)”+谓语。 (“安能辩我是雄雌?”)
理解判断句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动词谓语句不是判断句。
尤其是用“为”构成的句子有时与判断句十分相似。例如: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郑伯克段于鄢》
“夫执舆者为谁?”《长沮桀溺耦而耕》
这两句中的“为”似乎都可以译成“是”,因此有人把这样的句子理解成判断句,这是一种误解。需要指出的是,在古代汉语里,“为”是一个意义十分广泛的及物动词,对它的解释应该根据文意而定。用“为”的句子属于叙述句,有些意思上很像是判断句的“为”字句,如上面所列例句,其实都是叙述句。
2、 语义上不表示判断的句子不是判断句。
例如下面的文句: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蟹六跪而二螯。”《荀子·劝学》
这两句都是名词充当谓语的句子。但是很显然,这两句的意思并不表示判断,而是进行描写。因此尽管它们是名词谓语句,但却不是判断句。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