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你认为有哪些特点?

 我来答
飞天极乐岛
高粉答主

2021-11-28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1万
采纳率:40%
帮助的人:2125万
展开全部
  中华文化的根是混沌,或者说,中华文化的主要血脉是混沌文化,而不是儒释道。

  混沌文化完全符合上帝之道,但混沌是无序的,无序是混乱的,所以,用混沌难以表达上帝之道的确切含义,所以,我将中华文化的根脉称为浑沌文化。

  许多中华知识分子著文说要“复兴中华文化”,我读了他们的文章后茫然不知所措,我曾撰文问他们,“你们要复兴中国的哪部分文化?”他们没有一个人给我一个明确清晰的答复或者解说。这说明,要“复兴中华文化”的人们只是有这个良好的心愿,但并不知道什么才是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就是浑沌文化。所谓复兴中华文化,应该是复兴浑沌文化。

  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伏羲氏,伏羲的主要文化贡献是河图洛书和八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八卦、周易、六甲、九星、风水等等皆源生于此。中医的经络穴位说、易经、风水、阴阳五行、八字、紫微斗数、择日、占卜、巫术的根源也源于河图洛书。

  河图洛书所要表达的是一种浑沌现象,是伏羲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后所看到的宇宙景象。

  浑沌现象的涵义是宇宙全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每一个现象,每一个事物都与宇宙全息感应,没有独立于事物之外的事物,没有独立于现象之外的现象,形象地说,就是美国阿拉斯加的蝴蝶振动一下翅膀,就能引起南非好望角的一场风暴,北极地区爱斯基摩人中的某一位咳嗽了一下,澳大利亚的某个人就从楼上掉了下来。
节选自禅院文集 《麻将 浑沌与中华文化——《天启篇》》
w1317197
2021-11-28 · TA获得超过1.7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4万
采纳率:68%
帮助的人:1990万
展开全部
中华文化有八大显著特点。

第一,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民族情怀。每个国家和民族都强调爱国主义的精神,但是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特别突出。
第二,形成了以民为本的政治理念。“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这句话出自《尚书》。老百姓才是国家的主人,只有老百姓稳固了,国家才能稳固。
第三,刚健自强积极有为的进取意识 。易经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易经》中说,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理论的指引下,易经认为,我们应该学习天地自然,像他们一样昼夜不息地运行,这就形成了中华文化中强调刚健自强的民族意识。
第四,厚德载物的创新和包容的精神。有了刚健自强的硬精神,还有厚德载物的软文化。《易经》中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体现了中华民族胸怀宽广、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人生固然需要义无反顾地奋斗,也需要宽厚的胸怀与包容意识。这正是中华民族能吸收融合众多异族文化特质,成为中华文化的原因。体现了中华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宏大气魄。
第五,崇尚道德、重视义利之辨。著名哲学史家冯友兰先生说,中国哲学就是让人成为圣贤的学问。而圣人是中国哲学的各个学派的共同的理想人格。圣人的标准,第一是要有崇高的道德境界,第二是对社会国家有巨大的贡献。这说明,中华传统文化高度重视提升人的道德境界的。
第六,集体主义的价值观。这也是中华文化精神与西方的民族精神不一样的地方。中国人特别重视个人与集体之间的而关系,特别重视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集体国家之间的关系。中国人常常认为,人的价值的实现,必须放在国家和社会的集体之中,也就是说要对集体对别人做贡献。而西方则是个人主义占据主流,他们追求个人的自由。
第七,“尚中贵和”的精神。和是中华文化的传统思维模式。“和”是多样性的统一,是中国古代最高的价值。这也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和谐的精神。从个人来说,中国人提倡和气,从家庭来说,我们提倡家和万事兴,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来说,我们追求天下大同协和万邦。中华民族所持有的方法论是中庸之道,是过犹不及,这是一种非常理性的现实的思想。
第八,居安思危的底线和忧患意识。关于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最好的一句话就是“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这句话也是来自易经,意思是说,君子整日进德修业,到晚上还戒惧反省,就不会有什么灾害临到自己身上。所以中国人特别重视反思精神,重视忧患意识。孟子说“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欧阳修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

这八大特征,也是我们树立文化自信的源泉。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帐号已注销

2021-11-27 · TA获得超过11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994
采纳率:46%
帮助的人:36万
展开全部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有:

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中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国的文化传统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有5000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没测。

5.儒家,佛家,道家彼此共存,共荣长期以来支配和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文化的定义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简单地说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佛家到家商家为主干。三者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筑构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

在中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士文章之一。基本上中国传统文化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往往与武力武功也忙,相对应它本身包含着一种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体现了治国方略中茵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其次,古代很大程度上是将此词作为一种动词在使用。是一种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他寄予武力征服相对立又与之相联系。相辅相成,所谓先礼后兵文治武功。有些还包括小吃。风俗等传统文化。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yanay

2021-11-28 · 步步知道,行者无疆,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yanay
采纳数:17894 获赞数:113076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一般都是这样说的,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从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不同民族的文化,内外文化,相互交流、碰撞,融合,数千年都没有中断。所以,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特点。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志在乾坤

2021-11-27 · TA获得超过455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4万
采纳率:55%
帮助的人:414万
展开全部
中华传统文化有以下特点:
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中国传统文化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6)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