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古代、近代到现代社会中儿童观的演变过程+谈谈你的看法
1个回答
关注
展开全部
# 中国儿童观的演变历史
## 起初是传统的“子子”儿童观
- 传统儒学认为: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让子亡,子不得不亡
- 子女在父亲面前没有自身权利,父母可以随意打骂子女,自由安排子女的命运
- 从这种儿童观中,可以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的看法直接影响着对儿童的看法
## 第二种将儿童看成传宗接代的工具
- 因为子女是父母身体和精神的后代,是家族权利和财产的继承者
- 生儿育女被看作是延续生命、追求不朽的另一种方法
- 同时还将子女当作光耀门庭的工具
- “父以子贵”
## 养子防老是传统的文化心理和父母抚育子女的主观愿望
- 这种观念也是把儿童当作工具
- 我们可以发现传统的儿童观基本上是属于工具主义,把儿童当作工具
- 传统文化是一种成人的自我中心主义,儿童只能从属于成人,围绕成人运转
## 近现代“五四”运动时期
- 鲁迅先生提出“儿童本位论”,认为儿童文学必须以儿童为本位,适应儿童心理,服务于儿童
- 儿童文学必须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为主体,以儿童的心理特征、认识水平、接受能力、精神需要为准绳,使之成为儿童喜爱的文学
- 这种理论在历史上起到了撞击封建落后的儿童观,提高儿童文学地位并促进其发展的作用
- 在教育领域,陶行知和陈鹤琴在西方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的影响下,提出尊重儿童、解放儿童的口号和见解
## 当代中国
- 曾在一段时期内存在的“自来红”和“自来黑”的儿童观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人们观念的解放,人们对儿童的观念也解放了
- 教育领域提倡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
- 中国政府不仅在国内不断加强儿童的福利和教育工作,而且积极参与国际社会为发展儿童事业而一致采取的行动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4-01-06
简述古代、近代到现代社会中儿童观的演变过程+谈谈你的看法
# 中国儿童观的演变历史
起初是传统的“子子”儿童观,传统儒学认为: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让子亡,子不得不亡。很显然,子女在父亲面前是没有自身权利的,父母可以随意打骂子女,可以自由安排子女的命运,就像暴君可以随意地对待子民一样。从这种儿童观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的看法直接影响着对儿童的看法。
第二种则将儿童看成传宗接代的工具,因为他们认为子女是父母身体和精神的后代,是家族权利和财产的继承者,所以认为生儿育女是延续生命、追求不朽的另一种方法。同时还将子女当作光耀门庭的工具,从古至今都认为“父以子贵”。养子防老既是中国一种传统的文化心理,也是父母抚育子女的一种主观愿望。这种观念也是把儿童当作工具。所以我们可以发现传统的儿童观基本上是属于工具主义,把儿童当作工具。传统文化是一种成人的自我中心主义,儿童只能从属于成人,围绕成人运转。
直到近现代,“五四”运动时期,在文学领域鲁迅先生提出“儿童本位论”,认为儿童文学必须以儿童为本位,适应儿童心理,服务于儿童;儿童文学必须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为主体,以儿童的心理特征、认识水平、接受能力、精神需要为准绳,使之成为儿童喜爱的文学。他的这种理论在历史上起到了撞击封建落后的儿童观、提高儿童文学地位并促进其发展的作用。在教育领域,陶行知和陈鹤琴在西方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的影响下,提出尊重儿童、解放儿童的口号和见解。
随后是当代中国,曾在一段时期内存在的“自来红”和“自来黑”的儿童观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人们观念的解放,人们对儿童的观念也解放了。教育领域提倡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中国政府不仅在国内不断加强儿童的福利和教育工作,而且积极参与国际社会为发展儿童事业而一致采取的行动。
五个阶段:
1. 五四运动前,儿童是“工具”,是个人财产,体现的是“家庭本位”儿童观。
2.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西方文化思想为我国儿童观带来了新思潮,迎来了“儿童本位”儿童观。
3.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儿童成为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社会本位”儿童观出现。
4. 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学前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春天,儿童再次被发现,“儿童本位”儿童观得以重生。
5. 进入21世纪至今,时代进步促使我们不断追寻“儿童本位”儿童观的现代化内涵。
儿童观
一般认为,最重要的是尊重和发展儿童的独立自主性,并承认其发展的可能性。使儿童成为具有独立人格、能动的主体,去认识和变革自然和社会。同时,也要获得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儿童观所包含的内容:主要涉及儿童的特点、儿童的地位与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特质和能力、儿童生长发展的形式与原因以及儿童教育等问题。一个时代(或社会)对于这些问题的看法或观念的总和,即为该时代(或社会)的儿童观。它主要包括儿童发展观、儿童教育观两大方面。
儿童观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包括社会政治、经济、传统文化思想、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自身认识水平等。它通过社会舆论、社会风俗习惯等深刻地存在于民众的意识中,而由思想家、教育家、心理学家等提出的各种儿童发展与教育理论,则是儿童观在理论上的表现形式,是整个社会或时代儿童观的集中反映。
亲亲可以参考下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