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中西方的主要德育模式有怎样的看法?
1个回答
关注
展开全部
亲亲,很高兴为您解答:关于对当前中西方的主要德育模式的看法
参考如下哦:
一、西方道德教育模式
西方道德教育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到中世纪再到近代,经历了道德教育与生活的逐渐分化、完全分离、再到道德教育与生活回归、分离的交织。在这一过程中,涌现出很多的道德教育理论学说和教育模式。这里简单介绍以下几种观点:
1.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这是美国最有影响的德育模式之一。瑞士的皮亚杰是该理论的早期代表人物,之后对该理论继承发展影响最大的是美国当代著名的道德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劳伦斯·科尔伯格。该理论强调发展学生认知判断的能力是道德教育的关键所在。科尔伯格把学生道德认知的发展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水平一是前习俗水平,包括阶段一(以惩罚与服从为价值取向的阶段)、阶段二(以个人的功利主义目的与交换为价值取向的阶段);水平二是习俗水平,包括阶段三(以协调人际关系为价值取向的阶段)、阶段四(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履行个人义务为价值取向的阶段);水平三是后习俗水平,包括阶段五(以社会契约为价值取向的阶段)、阶段六(以普遍道德原则为价值取向的阶段)。科尔伯格认为只有遵循阶段发展的规律,道德教育才能获得成功;帮助学生的道德认知向更高的阶段发展是教师在道德教育方面的任务。
2. 詹姆斯·谢弗的理论建构模式。其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詹姆斯·谢弗,他认为判定价值的标准与准则是具有相对性的价值观,倾向于把教师作为哲学家而不是策略家来看待,认为教师应致力进行道德价值观的教育。该德育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以民主与多元社会这个广阔的背景为基础来进行道德教育的论述,使人们明白道德教育在民主与多元社会背景中的重要性和总方向,进而能帮助学生理解教师所阐述的道德教育理论,使学生在发展中学会认识、识别、分析价值观冲突的问题并对价值观的一系列问题逐渐明了。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3-12-29
对当前中西方的主要德育模式有怎样的看法?
# 关于对当前中西方的主要德育模式的看法
一、西方道德教育模式
西方道德教育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到中世纪再到近代,经历了道德教育与生活的逐渐分化、完全分离,再到道德教育与生活回归、分离的交织。在这一过程中,涌现出很多的道德教育理论学说和教育模式,这里简单介绍以下几种观点:
1.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美国最有影响的德育模式之一,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瑞士的皮亚杰是该理论的早期代表人物,之后对该理论继承发展影响最大的是美国当代著名的道德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劳伦斯·科尔伯格。理论强调发展学生认知判断的能力是道德教育的关键所在。科尔伯格把学生道德认知的发展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水平一是前习俗水平,包括阶段一(以惩罚与服从为价值取向的阶段)、阶段二(以个人的功利主义目的与交换为价值取向的阶段);水平二是习俗水平,包括阶段三(以协调人际关系为价值取向的阶段)、阶段四(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履行个人义务为价值取向的阶段);水平三是后习俗水平,包括阶段五(以社会契约为价值取向的阶段)、阶段六(以普遍道德原则为价值取向的阶段)。科尔伯格认为只有遵循阶段发展的规律,道德教育才能获得成功;帮助学生的道德认知向更高的阶段发展是教师在道德教育方面的任务。
2. 詹姆斯·谢弗的理论建构模式
其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詹姆斯·谢弗,他认为判定价值的标准与准则是具有相对性的价值观,倾向于把教师作为哲学家而不是策略家来看待,认为教师应致力进行道德价值观的教育。该德育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以民主与多元社会这个广阔的背景为基础来进行道德教育的论述,使人们明白道德教育在民主与多元社会背景中的重要性和总方向,进而能帮助学生理解教师所阐述的道德教育理论,使学生在发展中学会认识、识别、分析价值观冲突的问题并对价值观的一系列问题逐渐明了。
# 二、中国道德教育模式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以儒家经典《四书》《五经》等概述我国封建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教材为主,传统道德教育中有许多实用性的内容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多种科学元素的加入,国内的道德教育不断发展,本文在此介几种典型的德育模式:
## 第一,主体发展性德育模式。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 德育模式以“说教式”、“管教式”僵化的模式为主,有的德育工作者习惯把德育知识灌输给学生,忽视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客体之间的互动,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而学校德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得学生成长为未来社会道德生活的主体,培养学生的过程就是把社会上所倡导的道德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德性素质,也就是说,受教育者自身是否积极学习、参与是能否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要在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同时,再以教师的主体作用为辅,在德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体性,形成良性互动。这种德育模式对现代教育的影响颇大,在很多德育教育中都能够看到这种教育模式的缩影。
## 第二,生活型德育模式。
马克思说过“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生活对德育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到处是生活,到处是教育”是对生活德育模式的精炼概括。该德育模式主张从学生的学生中来、贯穿于学生的生活之中、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中去,以现时的且真实的生活为载体对学生开展的德育教育,这就要求从学生生活的空间顺序入手,指导学生的学习、人际关系交往,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按照--定的品德规范生活。高校里班级观念日趋淡化,普遍实行学分制,以前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德育工作现在实行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而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开展工作,则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明确的针对性,对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 三、中西道德教育给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
综合中西方道德教育模式,我们不难看出:各种德育模式都是道德实践的产物,并针对学校道德实践的某一一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探索,都有其存在的时代特点和研究价值。
种种不同的德育模式正体现了西方和我国道德教育理论界尚未形成一种一呼百应的德育范型,同时存在的、多种多样的德育理论正体现出这一领域有待探讨的现状。
因此,我们有责任学习、了解这些已有的模式,并积极研究出能与时俱进的、主宰全局的道德教育范型。毕竟,教育方式得到最大程度的自由,满足多元化需要是当代道德教育不可或缺的——“以人为本的核心就是满足人的需要,而人的需要是多元的,对满足程度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我们要理性的看待每一种德育模式,不要吹毛求疵的审视某种理论,毕竟每一种模式是对道德的某一方面进行的研究,道德的很多方面仍未涉及到;这些模式是特定道德实践的衍生物,从某种方面阐述了道德教育中的真谛,有其存在的特殊意义。
另一方面,中外各种道德模式不是相互对立的,只是从社会需要的出发点不同,都有利于道德某一方面的发展。
所以,当代学校道德的科学理论应该“海纳百川”,学会“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力争把形形色色的德育范式进行有机的整合。
能概括一下为几个方面吗
(1)一方面,我们要理性的看待每一种德育模式,不要吹毛求疵地审视某种理论。毕竟每一种模式是对道德的某一方面进行的研究,道德的很多方面仍未涉及。这些模式是特定道德实践的衍生物,从某种方面阐述了道德教育中的真谛,有其存在的特殊意义。
(2)另一方面,中外各种道德模式不是相互对立的,只是从社会需要的出发点不同,都有利于道德某一方面的发展。因此,当代学校道德的科学理论应该“海纳百川”,学会“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力争把形形色色的德育范式进行有机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