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材料三 隋炀帝为了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也为了方便自己乘坐龙舟到江南巡游,举全国之力从公元 605 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 2700 多千米。 开凿大运河先后一共在民间征发了三百六十多万百。姓,最后死伤的人数高达二百五十万,几乎掏空了国库。
(3)有人认为:大运河的开凿耗费 了国家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死伤了两百多万的
劳工,弊大于利。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3分)
1个回答
关注

展开全部
亲,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我不持赞同这个观点。首先,大运河的开凿对于隋朝的统治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大运河的建成,方便了南北交通和物资运输,促进了商品交流和经济发展。同时,大运河也是对南方地区的控制和统治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其次,虽然开凿大运河的过程中死伤了许多劳工,但是这种现象在古代基本上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在大运河开凿前,劳动力的浪费和使用是比较随意的,而大运河的开凿使得劳动力的使用更加有条理和有效,减少了浪费。综上所述,大运河的开凿是有其正面意义的,虽然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其意义和价值是值得肯定的。希望本次服务能够帮助到您,感谢您的咨询,祝您万事如意!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3-03-04
劳工,弊大于利。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3分)
材料三
隋炀帝为了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也为了方便自己乘坐龙舟到江南巡游,举全国之力从公元 605 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 2700 多千米。 开凿大运河先后一共在民间征发了三百六十多万百。姓,最后死伤的人数高达二百五十万,几乎掏空了国库。
(3)有人认为:大运河的开凿耗费 了国家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死伤了两百多万的
材料三
劳工,弊大于利。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3分)
(3)有人认为:大运河的开凿耗费 了国家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死伤了两百多万的
隋炀帝为了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也为了方便自己乘坐龙舟到江南巡游,举全国之力从公元 605 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 2700 多千米。 开凿大运河先后一共在民间征发了三百六十多万百。姓,最后死伤的人数高达二百五十万,几乎掏空了国库。
材料三
已赞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